[发明专利]小井组间用降粘剂循环回注对稠油进行降粘的冷采新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63761.2 | 申请日: | 201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9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赵洪涛;冷小泉;赵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铭 |
主分类号: | E21B43/22 | 分类号: | E21B43/22;E21B43/40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王锡洪 |
地址: | 257000 山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井组间用降粘剂 循环 进行 新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稠油开采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小井组间用降粘剂循环回注对稠油进行降粘的冷采新工艺。
背景技术:
热力开采是传统的稠油开采方法,其技术核心是通过对油藏或井筒加热以降低原油粘度,提高原油的流动性能,以达到提高油井产量的目的。主要有注蒸汽、伴热电缆、井下加热炉、电热杆、火烧油层等方法。经多年生产实践表明,其技术已日臻成熟,但普遍存在投资高,对井下技术状况要求高,对薄层、互薄层油藏及边底水活跃油藏适应性差等问题。因此,从事稠油开采的技术人员已将注意力转移到稠油冷采的研究和应用上。
稠油冷采是指应用常规抽油泵和各种非热力方法开采稠油的过程,主要有井筒加药、化学解堵、螺杆泵、抽稠泵、注空气、注氮气、注碱水等方法。其中,本发明涉及到的是降粘剂冷采工艺。现有的工艺主要是采用单井注入降粘剂的冷采工艺,虽然降粘剂已经起到剪切稠油大分子链的作用,使部分稠油被乳化后采出,但是这种单井注入降粘剂的冷采工艺还是存在很多的缺陷,从实验的情况来看,前端注入的药剂接触到了储油层的稠油,期待了预计的效果,而后面70%药剂只起到了推动前端药剂的作用,而本身并没有真正接触到储油层中的稠油,起不到相应的降粘作用;这就是为什么开井初期首先抽出的是大量含降粘剂液体原因。使用降粘剂进行单井吞吐法稠油冷采有效果,但同样可以确定的是由于注入井下的降粘剂只有小部分接触到稠油起了降粘效果,还有很大一部分没有接触到稠油,也就没有发挥作用,因此,该方法存在成本大及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小井组间用降粘剂循环回注对稠油进行降粘的冷采新工艺,通过改变降粘剂的注入方法,更换新的生产工艺,使降粘药剂有机会充分接触目标,从而达到最佳冷采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生产步骤:
(1)、根据目标区块的油藏描述资料,确定整个稠油区块的综合开采方案,对生产井及注水井的井位进行合理布局,已经开采的就现有井位合理规划注水井与生产井的位置;
(2)、在地面,建设相应规模油田地下采出水处理系统、降粘剂添加系统、污水回注系统,形成地上地下药剂水开式循环回路;
(3)、具体工艺流程如下:在回注水中加入降粘剂,通过注水井注入储油层,经地层的渗透、穿越、乳化、驱油等一系列过程,将含有原油、污水、降粘剂的混合液驱抵生产井附近,再通过抽油机或采油泵中将这些油田地下采出水从井底提出,经过油水分离站分离并提出原油后将含降粘剂的回注水从新回注到储油层中;通过注水及泵抽形成地上、地下药剂水不封闭循环回路;在注水井中回注,从生产井中提出,并在油水分离站中分离出原油的含降粘剂的油田地下采出水,如此反复,使含降粘剂的回注水不断对储油层中的稠油进行循环冲洗降粘,从而,实现稠油冷采的目的。
当回注水中降粘剂浓度偏低时,通过降粘剂添加系统再向回注水中补充适量的降粘剂,使之达到有效浓度后注入井中,如此往复,这一区域循环水的降粘剂含量将达到一个稳定数值,降粘剂会不断随水流通过稠油表面,并不断乳化稠油,起到乳化降粘效果,进而采出更多稠油。
上述的降粘剂添加系统主要由注液口、搅拌器、降粘剂储液罐和出液流量表组成,所述的降粘剂储液罐的顶部设有注液口,内腔贯穿搅拌器,在降粘剂储液罐的底部安装出液流量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从注水井注入含有降粘剂的回注水,结合从单井中直接注入降粘剂的吞吐法,或用从注水井注入含有降粘剂的液体,形成水驱油,乳化稠油,再结合单井稠油热采技术,两者结合会形成最佳采油效果,利用多种技术的组合,实现最佳的稠油冷采效果,改变了从单井中直接注入降粘剂的吞吐法,是稠油冷采的技术新突破。另外,其操作简单、渗透率强,应用区域面广、药剂可循环使用,节能、安全、环保、成本低、收益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原理图;
附图2是本发明的工艺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的降粘剂循环运行流程示意图;
附图4是本发明的降粘剂添加系统的结构图;
上图中:注水井1、降粘剂2、降粘剂添加系统3、油水分离站4、生产井5、出油管6;注液口3.1、搅拌器3.2、降粘剂储液罐3.3、出液流量表3.4。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4,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铭,未经赵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37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多波地震数据的煤岩强度的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定位负载的直线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