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氨酯发泡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63746.8 | 申请日: | 201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0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李田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溧阳市山湖实业有限公司汽车装饰材料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4/40 | 分类号: | B29C44/40;B29K7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查俊奎 |
地址: | 213373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氨酯 发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氨酯发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内饰聚氨酯(PU)基材的一般发泡工艺是通过注射系统将原料混合后随即沿发泡箱侧壁注射到发泡箱中,混合料在发泡箱底部流淌分散,通常混合料的注射时间约为20秒,由于混合料反应速度快,先后注入的混合料反应不一致,不同反应程度的混合料沿流淌方向叠加,在叠加处易分层开裂,废品率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聚氨酯发泡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聚氨酯发泡装置,包括发泡箱和两端开口的金属搅拌桶;金属搅拌桶的下端开口设有边沿,边沿下侧装有橡胶垫圈,金属搅拌桶的桶壁上设有提手;金属搅拌桶置于发泡箱内,橡胶垫圈与发泡箱的底部紧密接触。
为了防止注射时原料飞溅出金属搅拌桶,所述金属搅拌桶的上端开口配有桶盖,桶盖中部设有注射孔。
所述金属搅拌桶优选为铁制搅拌桶。但是并不排除其他类型的金属搅拌桶,例如铜制搅拌桶或铝制搅拌桶,出于制造成本考虑,本发明采用铁制搅拌桶。
为了便于发泡箱移动,所述发泡箱底部装有移动轮。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揭示,所述金属搅拌桶的上端开口直径大于下端开口直径。
本发明的机理及有益效果是:将混合料注射到金属搅拌桶中,在注射的冲击下使混合料在金属搅拌桶中再次混合,注射结束后提起金属搅拌桶,混合料自然均匀流淌到发泡箱中进行发泡,解决不同反应时间的混合料进行叠加引起分层开裂及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提高了产品质量;采用金属搅拌桶,其本身具有的重量可以使橡胶垫圈与发泡箱底部紧密接触,避免注射过程中出现漏料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聚氨酯发泡装置,包括发泡箱1和两端开口的铁制搅拌桶2,铁制搅拌桶2的上端开口直径大于下端开口直径,下端开口设有边沿6,边沿6下侧装有橡胶垫圈7,铁制搅拌桶2的桶壁上设有提手4;铁制搅拌桶2置于发泡箱1内,橡胶垫圈7与发泡箱1的底部紧密接触。
此外,为了防止原料飞溅出铁制搅拌桶2,铁制搅拌桶2的上端开口配有桶盖,桶盖中部设有注射孔;为了便于发泡箱1移动,所述发泡箱1底部装有移动轮5。
该装置与注射系统3配合使用,注射系统3是现有发泡工艺中的常用装置,属于现有技术,这里不再敷述。注射系统3的注射头置于铁制搅拌桶2中,且正对铁制搅拌桶2的中心处,将混合料注射到铁制搅拌桶2中,在注射的冲击下使混合料在铁制搅拌桶2中再次混合,注射结束后提起铁制搅拌桶2,混合料自然均匀流淌到发泡箱1中进行发泡。
需要指出的是,混合料注射完毕后,可以人工直接提起铁制搅拌桶2,也可以通过电机驱动钢丝绳将铁制搅拌桶2吊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溧阳市山湖实业有限公司汽车装饰材料分公司,未经溧阳市山湖实业有限公司汽车装饰材料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37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电池功率控制的多芯片模块
- 下一篇:一种搅拌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