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的氨回收设备净氨塔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63122.6 | 申请日: | 201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0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时京喜;李东田;尹作鹏;王春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舜天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C01C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300 山东省临沂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回收 设备 净氨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与氨回收装置配套使用的净氨塔。
背景技术
在合成氨生产中,为了维持循环气中惰性气体的平衡,必须从合成系统的循环气中排放出一部分富集了惰性气体(氩气+甲烷)的循环气。这部分气体称为合成弛放气。合成氨弛放气的排放量一般为150~200标m3/吨氨。组成成分大致为:氢气50-60%、氮气18-20%、氩气3-6%、甲烷10-20%、氨气7-10%,此外,液氨贮罐系统随着减压,也要释放出一部分气体,称氨槽驰放气,氨槽驰放气中含有37-55%的氨气,还含有氢气、甲烷等气体。对于一个年产10万吨的合成氨厂,每年仅仅由液氨贮槽内排出的驰放气中就含有氨1320-2750吨,氢气160万立方米,甲烷6万立方米。
为了减少氨的损失,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目前,国内对驰放气中氨的回收主要采用等压回收的方法,用水做吸收剂,吸收驰放气中的氨生成12-16%的浓氨水,从而将氨从驰放气中脱除,净氨后的驰放气去提氢装置提氢或者作为民用燃料气,将氢气从提氢装置中提取出来作为原料气使用,提氢后的气体后送入造气吹风气回收系统。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净氨塔》,是在筒体结构的净氨塔体内,固定立有吸氨内件,吸氨内件拉杆上串接有若干块间隔、平铺的塔板,每两块相邻塔板之间的拉杆上套有定距管,拉杆一端固定,另一端拧接有紧固螺母,塔板上密布有供气体和水通过的若干个小孔。这种净氨塔仍没有摆脱通过塔板上的小孔实现交换净氨的结构,气液接触面积小,接触时间短,需用大量的,甚至过量的软水将驰放气中的氨吸收掉,不但浪费了大量的软水,而且产生了大量的无法利用的稀氨水,只好将其外排,造成环境污染;同时,结构复杂,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氨回收效果好的净氨塔。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改进的氨回收设备净氨塔包括塔体、导液管、填料柱、导液绳,所述塔体为上封头的筒体结构,塔体上设有氨水出口、驰放气进口、软水进口、驰放气出口,所述塔体内纵向平行分布若干根导液管,导液管底部固定于管板上,管板的周边固定于塔体内壁上,在导液管的内部设有与导液管同心轴的填料柱,填料柱为两头密封的塑料管,填料柱上螺旋式缠绕着导液绳,所述导液绳为尼龙绳。
工作时,驰放气从净氨塔体上的驰放气进口进入,上行进入导液管,同时,从塔体上的软水进口进入的软水在导液管内相遇,由于导液管中填料柱上的导液绳的作用,增加了气液接触的时间和气液接触面积,使得氨气在导液绳4上得到了很好的吸收,驰放气净氨后的尾气经驰放气出口排出塔外,送至吹风气回收系统;而软水吸收氨形成的氨水,经氨水出口由泵送至碳化或者其他工段。
本发明的优点是:(1)本设备设计紧凑,吸收效率高,填料柱上的导液绳延缓了驰放气的气流速度,增加了气液接触的时间和面积,使得氨回收率大大的提高,可以达到99%以上,驰放气的尾气可以直接去提氢装置或者做民用原料气;(2)加入和少量的软水即可基本对驰放气中的氨吸收完全,出口驰放气中的氨含量极少,无多余的废氨水外排,节省了软水,又对环境无污染。
本发明不仅可以用来回收液氨贮槽驰放气中的氨,而且可以吸收铜洗再生气中的氨,回收效果同样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净氨塔示意图
图2为导液管的剖视图
图中:1、塔体 2、导液管 3、填料柱 4、导液绳 5、管板 6、氨水出口 7、驰放气进口 8、软水进口 9、驰放气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该改进的氨回收设备净氨塔包括塔体1、导液管2、填料柱3、导液绳4,塔体1为上封头的筒体结构,塔体1上设有氨水出口6、驰放气进口7、软水进口8、驰放气出口9,塔体1内纵向平行分布若干根导液管2,导液管2底部固定于管板5上,管板5的周边固定于塔体内壁上,在导液管2的内部设有与导液管2同心轴的填料柱3,填料柱3为两头密封的塑料管,填料柱3上螺旋式缠绕着导液绳4,导液绳4为尼龙绳。
工作时,驰放气从净氨塔体1上的驰放气进口7进入,上行进入导液管2,同时,从塔体1上的软水进口8进入的软水在导液管2内相遇,由于导液管2中填料柱3上的导液绳4的作用,增加了气液接触的时间和气液接触面积,使得氨气在导液绳4上得到了很好的吸收,驰放气净氨后的尾气经驰放气出口9排出塔外,送至吹风气回收系统;而软水吸收氨形成的氨水,经氨水出口6由泵送至碳化或者其他工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舜天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省舜天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31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吹扫气分配结构的膜式干燥器
- 下一篇:优体必及其衍生物的新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