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焦镜头、光学设备和制造变焦镜头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263105.2 | 申请日: | 2011-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51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23 |
| 发明(设计)人: | 荒井大作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尼康 |
| 主分类号: | G02B15/177 | 分类号: | G02B15/177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孙志湧;安翔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变焦镜头 光学 设备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变焦镜头,所述变焦镜头以从物起的顺序包括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
所述第二透镜组以从物起的顺序包括正透镜构件、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胶合透镜、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胶合透镜、和单透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其中,通过将构成所述第二透镜组的所述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胶合透镜在基本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移位来校正像模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其中,满足以下的条件表达式:
3.00<Dt23/Dt3i<30.00
其中,Dt23表示在远摄端状态下所述第二透镜组和所述第三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并且Dt3i表示当换算成空气时在远摄端状态下从所述第三透镜组到像平面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其中,满足以下的条件表达式:
0.10<f2/f3<0.50
其中,f2表示所述第二透镜组的焦距并且f3表示所述第三透镜组的焦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其中,满足以下的条件表达式:
0.30<f2F/f2M<1.00
其中,f2F表示构成所述第二透镜组的所述正透镜构件的焦距,并且f2M表示构成所述第二透镜组的所述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胶合透镜的焦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其中,所述第三透镜组仅由单透镜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其中,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
所述第一透镜组和所述第二透镜组移动,使得所述第一透镜组和所述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减小,并且所述第二透镜组和所述第三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增大,并且
在变焦期间,所述第三透镜组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组由三个透镜构成,所述三个透镜以从物起的顺序为第一负透镜、第二负透镜和正透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焦镜头,其中,构成所述第一透镜组的所述第一负透镜和所述第二负透镜中的至少一个具有非球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其中,所述第二透镜组具有正透镜,并且
构成所述第二透镜组的所述正透镜中的至少一个具有非球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其中,确定亮度的孔径光阑位于所述第一透镜组和构成所述第二透镜组的所述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胶合透镜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其中,用于切断不必要外部光的光阑位于所述第一透镜组和所述第二透镜组之间,并且在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移动。
13.一种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的光学设备。
14.一种制造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镜头的方法。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造变焦镜头的方法,其中,通过将构成所述第二透镜组的所述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胶合透镜在基本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移位来校正像模糊。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造变焦镜头的方法,其中,满足以下的条件表达式:
3.00<Dt23/Dt3i<30.00
其中,Dt23表示在远摄端状态下所述第二透镜组和所述第三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并且Dt3i表示当换算成空气时在远摄端状态下从所述第三透镜组到像平面的距离。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造变焦镜头的方法,其中,满足以下的条件表达式:
0.10<f2/f3<0.50
其中,f2表示所述第二透镜组的焦距并且f3表示所述第三透镜组的焦距。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造变焦镜头的方法,其中,满足以下的条件表达式:
0.30<f2F/f2M<1.00
其中,f2F表示构成所述第二透镜组的所述正透镜构件的焦距,并且f2M表示构成所述第二透镜组的所述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胶合透镜的焦距。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造变焦镜头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透镜组仅由单透镜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尼康,未经株式会社尼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310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