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化处理后的焦化废水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63024.2 | 申请日: | 201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90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麦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市国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科联合专利事务所 11130 | 代理人: | 王为 |
地址: | 330029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化 处理 焦化 废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化处理后的焦化废水深度处理方法,特别涉及使用化学药剂对废水进行处理的方法,本发明还包括化学药剂的组合。
背景技术:
焦化生产过程中排放出大量含酚、氰、油、氨氮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废水。焦化废水主要来自炼焦和煤气净化过程及化工产品的精制过程,其中以蒸氦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氨水为主要来源。蒸氨废水是混合剩余氨水蒸馏后所排出的废水。剩余氨水是焦化厂最重要的酚氰废水源,是含氨的高浓度酚水,由冷凝鼓风工段循环氨水泵排出,送往剩余氨水贮槽。剩余氨水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装炉煤表面的湿存水、装炉煤干馏产生的化合水和添加入吸煤气管道和集气管循环氧水泵内的含油工艺废水。剩余氨水总量可按装炉煤14%计。剩余氨水在贮槽中与其它生产装置送来的工艺废水混合后,称为混合剩余氨水。混合剩余氨水的去向,有的是直接蒸氨,有的是先脱酚后蒸氨,有的是与富氨水合在一起蒸氨,还有的是与脱硫富液一起脱酸菜氨,脱酸蒸氨前要进行过滤除油。
焦化废水所含污染物包括酚类、多环芳香族化合物及含氮、氧、硫的杂环化合物等,是一种典型的含有难降解的有机化合物的工业废水。焦化废水中的易降解有机物主要是酚类化合物和苯类化合物,砒咯、萘、呋喃、眯唑类属于可降解类有机物。难降解的有机物主要有砒啶、咔唑、联苯、三联苯等。
焦化废水的水质因各厂工艺流程和生产操作方式差异很大而不同。一般焦化厂的蒸氨废水水质如下:CODcr3000-3800mg/L、酚600-900mg/L、氰10mg/L、油50-70mg/L、氨氮300mg/L左右。如果CODcr按3500mg/L计,氨氮按280mg/L计,则每吨焦炭最少可产生0.65kgCODcr和0.05kg氨氮,全国机焦产量为7000万吨,则每年可产生45500吨CODcr和3500吨氨氮,如果污水不处理,将对环境造成多么大的污染。
目前,焦化厂均对焦化废水进行了生化处理,但出水CODcr300左右,色泽较深。焦化废水脱氮的投资较高、占地面积较大、运行费用也较高,加之对净化工段要求的严格,目前仅有上海宝钢等实力较强的企业可以承受,真它企业难度就大些。有的企业迫于环保要求上了生物脱氮,但开工运行所需的必要条件就很难得到保证。此外还有一些焦化厂正在筹备资金和寻找解决焦化废水脱氮处理的投资省、运行费用低、处理效果好的方案。这就给我们从事焦化废水处理的设计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新课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化学药剂组合,通过药剂的组合使用对焦化废水的CODcr去除率达到75%~85%,对焦化废水的色度去除率达到92%~98%。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对建设投资费用少,对原系统改造方便,运行成本低,工艺操作简单,系统耐冲击负荷能力强,有效地解决了焦化废水的深度处理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生化处理后焦化废水处理的药剂组合,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药剂组成:
20%FeSO4溶液、
25%H2O2溶液、
MgHPO4·3H2O、
30%NaClO溶液。
聚丙烯酰胺
以上5种药剂的配制均按照本领域常规方法配制,如取20g FeSO4,用少量水溶解后,加水到100mg,得到20%FeSO4溶液,MgHPO4·3H2O和聚丙烯酰胺为固体药剂,无须配制。
以上5种药剂,配制完成后,分别包装成适合使用的包装形式,如瓶装,每瓶500-1000mg,或500-1000g,如袋装,每袋500-1000mg,或500-1000g,包装后各自打上各自的标签,再一同装入合适的包装箱中。因此可以理解为,本发明涉及一种由上述五种药剂组合在一起的组合包装。
以上药剂所述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各药剂的配比为:
20%FeSO4溶液:2/7份
25%H2O2溶液:2/7份
MgHPO4·3H2O:1/7份
30%NaClO溶液:1/7份
聚丙烯酰胺:1/7份。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生化处理后焦化废水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使用本发明的所述药剂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市国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昌市国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30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预紧和限力机构的车用安全带
- 下一篇:轿车顶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