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冶金炉渣厚度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62665.6 | 申请日: | 2011-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3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彦;郜伟;尹飞;陈永强;宋元张;郑晓斌;梁德华;崔成旺;李强;邢鹏;杨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F27D3/15 | 分类号: | F27D3/15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韩国胜;王莹 |
地址: | 10004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冶金 炉渣 厚度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冶金炉渣厚度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冶金工艺过程中,炉渣的主要作用是使矿石和熔剂中的脉石和燃料中的灰分集中,并在高温下使得熔炼产物金属、鋶等分离。在某些冶炼过程中,提取金属的主要反应就是在炉渣介质中进行。例如,铅还原熔炼时,熔解在炉渣中的硅酸铅便可直接从炉渣中被还原剂(CO、C)还原,金属在炉渣中的损失主要决定于这些反应的完成程度。因此,合理的炉渣厚度,有利于在炉渣中发生金属液滴或鋶液滴的沉降分离,而沉降分离的完全程度对金属在炉渣中的机械夹杂损失起决定性作用。冶金炉渣的化学腐蚀及机械冲刷对渣放出口侵蚀损坏严重,因此,合理的渣口形式及结构同样决定着渣口的使用寿命。而现有技术中,炉内渣层的厚度通常被设定后即一直处于固定值状态,其厚度无法实现随时调控,使得炉渣在冶金炉内的停留时间得不到较好的掌控,使得金属在炉渣中的反应程度得不到保障。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冶金炉渣厚度控制装置,以实现根据现场炉况,及时合理的控制渣层厚度,调节炉渣在冶金炉内停留时间,降低金属在炉渣中由于化学反应的完成程度和机械夹杂造成的损失,提高了金属回收率,节省加工成本,并可有效渣口使用寿命且便于维护。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冶金炉渣厚度控制装置,其包括:
炉墙,所述炉墙上具有耐火出渣墙体,所述炉墙和耐火出渣墙体之间嵌入水冷元件,所述耐火出渣墙体上具有上渣口和下渣口;
渣口外水套,其位于水冷元件内且位于耐火出渣墙体的外表面,所述渣口外水套包括第一渣口、第二渣口和第三渣口;所述第一渣口和第二渣口同时与上渣口连通;所述第三渣口与下渣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炉墙内具有炉渣层,所述上渣口位于炉渣层的中部,所述下渣口位于炉渣层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渣口位于第二渣口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渣口为虹吸式渣口,所述第二渣口为直口式渣口。
进一步地,所述水冷元件为铜水套。
进一步地,所述渣口外水套为铜水套或钢水套。
进一步地,所述耐火出渣墙体具有由耐火材料制成的耐火层。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冶金炉渣厚度控制装置,可实现根据现场炉况,及时合理的控制炉渣层厚度,调节炉渣在冶金炉内停留时间,降低金属在炉渣中由于化学反应的完成程度和机械夹杂造成的损失,提高了金属回收率,节省加工成本,并可有效延长渣口的使用寿命且便于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冶金炉渣厚度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冶金炉渣厚度控制装置结构A-A剖面图。
其中:1、炉内熔体;2、炉渣层;3、下渣口;4、上渣口;5、水冷元件;6、第一渣口;7、第二渣口;8、渣口外水套;9、第三渣口;10、炉墙;11、耐火出渣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冶金炉渣厚度控制装置,其包括:炉墙10、水冷元件5和渣口外水套8,该炉墙10上具有耐火出渣墙体11,该耐火出渣墙体11具有由耐火材料制成的耐火层,该炉墙10的外表面高于该耐火出渣墙体11的外表面。炉墙10和耐火出渣墙体11之间嵌入水冷元件5,其中该水冷元件5为铜水套。该耐火出渣墙体11上具有上渣口4和下渣口3。炉墙10内具有炉渣层2,上渣口4位于炉渣层2的中部,下渣口3位于炉渣层2的底部。
渣口外水套8,位于水冷元件5内且位于耐火出渣墙体11的外表面,该渣口外水套8为铜水套或钢水套。该渣口外水套8包括第一渣口6、第二渣口7和第三渣口9,该第一渣口6和第二渣口7同时与上渣口4连通;该第三渣口9与下渣口3连通。
第一渣口6和第二渣口7可以位于同一高度,也可以位于不同的高度,较优的,设置第一渣口6位于第二渣口7的上方,便于该两个渣口工作时互不干扰。其中,该第一渣口6为虹吸式渣口,可确保高效的连接放渣,使得炉渣层厚度可以随时保持恒定。该第二渣口7和第三渣口9为直口式渣口,便于排渣。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未经北京矿冶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26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