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卤化法粗苯精制的工艺流程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62612.4 | 申请日: | 201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2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赵炜;左强;王宇;石小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清盛源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15/04 | 分类号: | C07C15/04;C07C15/06;C07C7/148;C07C7/04;C07D33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401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卤化 法粗苯 精制 工艺流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品的精制、分离和制备工程,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粗苯的精制工艺流程,是将粗苯中的杂质分离,同时将噻吩和噻吩同系物转化为高沸点的卤代噻吩化合物,最终制备获得苯、甲苯、以及噻吩卤代衍生物。
背景技术
石油化工或煤化工行业得到的苯是一种混合物,称为粗苯。其组分含量多达几十种,包括饱和烃、不饱和烃、含硫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以及苯、甲苯、二甲苯、三甲苯等。粗苯的精制需将饱和烃、不饱和烃、含硫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含氮化合物以及一些重组分等与芳香烃分离,获取苯、甲苯、二甲苯等产品。
一、现有的粗苯精制工艺
目前广泛应用的粗苯精制工艺有酸洗法、催化加氢法、萃取精馏法等。精制过程大体上都包含馏分切割、化学处理、蒸馏精制等阶段。
在馏分切割方式上,酸洗法、催化加氢法和萃取精馏法存在一些差异,酸洗法馏分切割的目的是为了分离出粗苯中的前馏分,这些馏分主要是一些沸点较低的烷烃、烯烃、二硫化碳等化合物。在酸洗以前切割分离部分前馏分可以减少后续酸洗过程的酸消耗。在催化加氢法中不存在明显的前馏分切割过程,只是对粗苯原料中的重组分进行了分离,以减少随后加氢处理中的固体残渣,催化加氢法中的加氢反应过程可以将二硫化碳、烯烃、噻吩等全部转化为饱和烃类,并在随后的萃取蒸馏中分离。在萃取精馏法中,粗苯首先分离重苯,再将粗苯切割为苯和甲苯两个馏分段,其中苯馏分采用萃取蒸馏的方式分离饱和烃类、不饱和烃类和含硫化合物等杂质获得纯苯。
酸洗法和催化加氢法在馏分切割之后均存在化学处理过程,在化学处 理过程中,粗苯中的硫化物和不饱和化合物被转化,以使其易于随后的分离,而在萃取精馏法中不存在化学处理的阶段。
在酸洗法中,用硫酸与粗苯中的噻吩及其同系物反应,反应方程式如下:
C4H4S+HOSO3H→C4H3S-SO3H+H2O (1)
同时浓硫酸和不饱和烃非常容易发生聚合反应和加成反应,生成黏度较大的高沸点聚合物。反应方程式如下:
RC=CH2+HOSO3H→RCOSO3H (2)
RC=CH2+RCOSO3H→RC=CR+H2SO4 (3)
2RC=CH2+H2SO4→O2SO(CR)2 (4)
在催化加氢法中,二硫化碳、噻吩及其同系物均可被转化为相应的饱和烃及硫化氢。反应方程式如下:
CS2+4H2→CH4+H2S (5)
C4H4S+4H2→C4H10+H2S (6)
对于直链烃类,催化加氢法可通过加氢裂解的方式,将其裂解为低碳的饱和烃,环烷烃则通过脱氢转化为芳香烃化合物,不饱和烃通过加氢反应转化为饱和的烷烃。反应方程式如下:
直链烃的加氢裂解:
C6H12+3H2→3C2H6 (7)
C7H16+2H2→2C2H6+C3H8 (8)
环烷烃的脱氢反应:
C6H12→C6H6+3H2 (9)
不饱和烃的加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清盛源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山西清盛源化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26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电池背面钝化层开口方法
- 下一篇:智能温度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