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锈钢酸废水后续处理防结垢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62418.6 | 申请日: | 2011-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13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郭旻;易琴;万焕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5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王守仁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锈钢 废水 后续 处理 结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不锈钢废水后续处理结垢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不锈钢酸废水中含有HF、H2SO4、HNO3及铁离子、Ni等,常规的处理流程是投加Ca(OH)2进行中和、使水中形成CaF2、Fe(OH)3、Ni(OH)2、Cr(OH)3及CaSO4等沉淀物,以降低出水F-含量、Cr6+、Ni2+的含量,经沉淀、PH调节及过滤后外排。
不设置反硝化处理的不锈钢酸废水处理流程是:不锈钢酸废水→泵→一级中和→二级中和→一级絮凝反应→一级沉淀→PH调节→过滤→外排。
为去除F-及其他离子,在石灰中和过程中经常多投加石灰,使出水中Ca含量偏高、泵体和管路易结垢。由于以前环保要求不高,不对总氮进行控制,也不上反硝化设施、废水经中和、沉淀、PH调节后直接外排,因此结垢对生产影响不大。
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提高,对不锈钢厂废水出水总氮总量进行控制,而不锈钢酸废水中大量硝酸根离子在处理过程中无法去除,必须增加反硝化设施,若中和后废水Ca含量偏高将使反硝化设施的泵和管路结垢、堵塞泵体和管路,使反硝化及后续生产无法正常进行,该问题在不锈钢废水增加反硝化设施的系统中已出现,导致经常停产除垢,影响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法,该方法能够解决不锈钢废水后续处理管道及设备结垢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不锈钢酸废水后续处理防结垢的处理方法,其是一种对经过一级反应、一级絮凝、一级沉淀后的不锈钢酸废水进行后续处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使废水中形成Ca2+的沉淀物:
一级沉淀后的出水自流进入软化池,向软化池内投加盐使二级反应池的Ca2+形成沉淀,碳酸盐的投加量采用变频调节,与所述一级沉淀后的出水中钙含量的质量配比为1:1;
(2)絮凝:
经软化池软化后的出水流入二级絮凝池,向二级絮凝池内依次投加25~35mg/l的PAC和1~2 mg/l的PAM,使Ca2+的沉淀物及其他污泥形成大的矾花;
(3)沉淀:
经二级絮凝池絮凝后的出水依靠重力进入二级沉淀池,表面负荷 1 m3/m2.hr;
(4)调节PH值:
经二级沉淀池沉淀后的出水自流进入最终PH调节池,通过加入盐酸,使最终PH调节池中的水质PH为6~7;
(5)过滤:
经过上述步骤后,最终PH调节池内的水中Ca2+含量<150mg/l,SS含量为20mg/l,利用砂过滤器过滤,使过滤后的出水满足反硝化及后续处理的要求,然后将过滤后的出水送至反硝化设施进行处理。
所述投加盐类为Na2CO3或其它能与Ca2+反应生成沉淀物的盐类。
经过砂过滤器后去除残留的悬浮物,砂过滤器的滤速为8~10m/h。
所述过滤后的出水,其中SS含量<5 mg/l,Ca2+含量<100mg/l。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主要有益效果:
1. 利于生产:
由于增加降低水中硬度的措施,能够消除导致反硝化系统泵和管路结垢、堵塞的问题,所以不需要停产除垢。
2. 利于环保:
由于反硝化系统泵和管路结垢导致停产检修,废水未经反硝化处理后外排,影响环境
3. 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由于反硝化系统泵和管路结垢导致停产检修,因此设备和管路备用率高,工人维护量大,采用本工艺可降低设备和管路的备用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使用不锈钢酸废水后续处理防结垢的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24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