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增亮光栅模具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61727.1 | 申请日: | 2011-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0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张益民;吴庆富;曾吉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菲斯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38 | 分类号: | B29C33/38;B29C59/04;C25D3/56;C25D1/00;C25D5/18;B29L1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蒲敏 |
地址: | 61173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亮光 模具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电显示器件中的光栅模具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增亮光栅材料是显示器件中的光管元件,通常由圆弧、圆柱、三角形等断面形状的栅条组成,在现代显示技术中广泛应用于MD投影电视机、LCD背光模组、裸眼3D电视机以及立体包装材料等。
增亮光栅模具通常在辊轮上通过金刚石刀具雕刻光栅条纹,但金刚石刀具只能在有色金属上加工,有色金属的机械加工性能差,使用寿命短,不能满足当前大批量大尺寸产业化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加工、使用寿命长的增亮光栅模具。
本发明还要提供一种上述增亮光栅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增亮光栅模具,包括全坯辊,在所述全坯辊上依次设置有铜层、镍-磷合金镀层和光栅。
进一步的,所述全坯辊的直径在300mm以上,长度在1800mm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镍-磷合金镀层的厚度在0.5mm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光栅的节距小于0.05mm。
增亮光栅模具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全坯辊上镀上纯铜;2)电铸高磷含量的电镀液,沉积高磷高厚度的镍-磷合金镀层,该电镀液的组成含量为:硫酸镍120-300g/L、氯化镍30-45g/L、次亚磷酸钠45-90g/L、硼酸20-35g/L和氟化钠30-50g/L;3)在镍-磷合金镀层上加工光栅,从而制成本发明的增亮光栅模具。
进一步的,步骤2)所述的电铸采用脉冲电源。
进一步的,步骤2)所述的电镀液的磷含量≥12%(重量百分比,以下同)。
进一步的,步骤2)所述的镍-磷合金镀层的厚度在0.5mm以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脉冲电源、电铸工艺和高磷含量的电镀液,可以完整地在多种金属上电铸沉积镍-磷合金,磷含量可高达10-13%,形成的是非晶体镍-磷合金,厚度可达0.5mm以上,提高了金刚石成型刀具对镍-磷合金的微细加工机械性能,能够获得极高的光洁度,可以方便地加工大尺寸的精密模具,并极大地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电铸沉积方法获得的镍-磷合金,镀层均匀,附着力强,获得高磷含量的非晶体,理论上可实现模辊的零磨损。特别是在光栅模辊上采用镍-磷合金辊,可使其寿命增加3-10倍,通过超精密单点金刚石光栅模具加工专用机床、加工微细结构光栅透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首先在光电显示器件挤出刻制花纹辊筒上电铸全坯辊,直径最好在300mm以上,长度最好在1800mm以上;然后采用脉冲电源电铸沉积非晶态镍-磷合金,再采用天然金刚石机床加工出高精密的光栅模辊,光栅节距小于0.05mm。采用该超精密光栅模辊可生产精度达1英寸500线以上、节距24-150μm、角度88-100°、耐热性>90℃的光栅透镜,同时可加工各种微透镜的光学结构。
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全坯辊上镀上纯铜;
2)电铸高磷含量的电镀液,沉积高磷高厚度的镍-磷合金镀层,该电镀液的组成含量为:硫酸镍120-300g/L、氯化镍30-45g/L、次亚磷酸钠45-90g/L、硼酸20-35g/L和氟化钠30-50g/L;
3)在镍-磷合金镀层上加工光栅,从而制成本发明的增亮光栅模具。
上述步骤1)的目的是:因为铜的导电性能高,可以加快镍-磷合金电铸沉积的速度。上述步骤2)的电铸沉积采用脉冲电源,电铸高磷含量的电镀液(磷含量≥12%),完成非晶态镍-磷合金镀层的堆积,沉积形成的非晶态镍-磷合金镀层的厚度可达1mm,形成的镀层厚度可满足光栅透镜结构加工的凹槽深度要求,而一般电化学工艺镍-磷合金的厚度只能达到0.20-0.30mm,不能满足超精密加工的需要。由于镀层中的磷含量高达7.5%以上,这样可使金刚石刀具加工的表面粗糙度到达Ra0.008mm以上,然后通过挤压或UV光固化成型工艺,可以制作高透过率、大尺寸的光栅透镜,同时也大幅度地提高超精密模具的使用寿命。
下表是本发明的3个电镀液组份和2个比较例所得到的镍-磷合金镀层的参数的对比。
上表中实施例1-3所到的镍-磷合金镀层的表观质量很好,没有气流痕迹,镀层为半光亮,无杂色现象;镀层的高电流区不容易烧焦,工艺操作性好;镀层的结晶细致,利于机械加工;镀层的厚度均匀性较好(镀层在0.5毫米以上时);镀层结合力良好;镀层的正内应力较小,中间、边缘镀层均无龟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菲斯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菲斯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17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