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花香茶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110260672.2 | 申请日: | 2011-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9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蒲增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蒲增军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A61K8/97;A61Q13/00;B44C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319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花香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健饮品领域中茶叶类别的应用,是一种无花香茶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茶叶在人们中作为微量原素以水为载体对人体给于小量补充,在人生旅途中,各品牌茶叶为身体预防与理疗多种疾病作出了难以估计的贡献。随着现代生活的进步与各个科技领域的发展,同时也推动着保健品行业的前进,有很多如同茶叶用法的片剂行销在市场中。例如桑树茶、银杏茶、薄荷茶,以及在市场中试行初露的多品牌植物茶类。
无花香茶是两种植物的组合体,无花与香是此发明的简称,茶是沿袭现有类别的称号。无花是无花果树上生长的叶子,由于此树不开花也结果而得名。19世纪英国强占威海卫将其树种由本土移栽本地,百余年来传播于胶东半岛沿海区域至江浙的沿海地带。事实证明此树的果实和叶子从未发生过一例食用毒性作用,树本根部直径为50cm以下,树干高可控制生长在3m以下,枝条控制成伞状生长便于摘果,其枝叶茂盛。无花果单个重量100克以下,其叶子500克称重是80片以下。
无花香茶,香是香枝的简称,香枝在威海百姓中食外应用追逆至200年以前,准确启用年代无记载。它野生在高岭沃土地带,属草本植物。草本高为1m以下,根部直径为1cm以下,枝条密度达10条以上,草本与枝条均是香质,香的浓度主要表现在枝叶和种子上,它全身的香度可与法国香水相媲美,因此人们称它为香枝(亦称之为黄蒿)。1960年中国农村的百姓吃光了山上的野草和树皮,香枝就是在那个年代进入食用行列,而后人们将其掺入固体发酵剂中,食其香味。80年代末期,人们使用现代发酵粉,香枝由此失传。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一种饮用安全、适口性优良,预防与理疗疾病而又无药害的绿色无花香茶及其制作方法。
无花香茶及其制作方法的技术方案之技术特征包括:1、资源无花叶和香枝的供给。
2、制作方法流程中茶叶现代加工的设备要择优为本发明所用。
无花香茶与现有茶类饮品相比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现有市场中销售的茶类饮品之原始资源都不同程度引用农药管理。而无花香茶的原始资源无花叶和香枝,自幼生至枯死未沾染药物,它的生长过程中只靠自身天生的抵御病害能力和非凡的抗拒虫蛀力量。无花果树,自幼栽培2年挂果,枝叶发达,叶子总质量与果实持 平,树本寿命达20年以上。香枝是由野生转入驯化栽培,其特征是生长速度快,即当年春季播种,夏末收获。
2、现有市场中的久用茶叶,用水浸泡如果浓度过高,人们饮用后往往受之刺激夜晚难以入眠。而无花香茶晚餐饮用后,睡眠舒适,脑中梦少,休息充实。
3、现有市场中的茶类保健饮品,多数采用叶片为浸泡固体,此等叶片小而薄,浸泡褪色快,人们称之为“不抗冲”,而无花香茶中的无花叶比其传统的茶叶之面积大于数十倍,厚度大于10倍以下。香枝作为草本固体,天生就具有抗冲力,无花香茶的浸泡保色力高于茶类片剂的几倍以上。
4、无花香茶的原料丰富,实践证明,每株无花果树之叶子每年可采集2次,每次剪去总叶数的1/3,会使大部分果实通风见光,促使其增产,可谓一举两得。
5、无花香茶与之现有市场上销售的任一片剂茶类相比较具有独特的优势,即它对于人体内的寄生虫有杀灭作用。50、60年代威海地区的沿海农村民众70%以上的家庭种植无花果树,其目的就是杀灭寄生在人体肠道里的钩虫、蛔虫,无花果树的普及栽培也源于那个年代。事实证明无花果亦不负众望,在那个寄生虫泛滥的岁月里曾立下过赫赫战功。
6、无花香茶中的原料香枝,失用了30多年,通过此发明的开拓,会将其美物引领进食品、保健品、气体香剂品、装饰品领域造福于人类。香枝在此发明中的作用是用其本身的浓重芳香解除无花叶中的树本生气,使其香茶名符其实。香枝有着很强的防腐性能,它能使与之组合的无花叶和水,在夏季温度30℃以上保存一星期以上不变质。事实证明它对人的体内也有消炎作用。
7、无花香茶的原料资源开发,会带动企业周边的农民致富。
无花香茶属于纯天然保健饮品,用开水浸泡半小时以下即可饮用,其水质黄绿色且又清澈,气味芳香,具有安眠、明目、消炎之功效;对预防与理疗糖尿病、前列腺炎症有明显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无花叶单片其特征是,体积为300cm2以下,厚度为0.1cm以下,其外观呈深绿色,形状为桃形和山字形。
将采集的叶片清洗后,用机械切扎成为100cm2以下的块状或者是用切丝机加工成为宽度为5cm以下的条状,而后经机械揉捻烘焙或者经自然光晾晒成为干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蒲增军,未经蒲增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06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化螟人工饲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绣球馓子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