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板固定钳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60152.1 | 申请日: | 2011-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9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长民 |
主分类号: | A61B17/88 | 分类号: | A61B17/88;A61B17/8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749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板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骨科医疗器械,尤其涉及四肢长管状骨折复位后的钢板临时安放与固定使用的钢板固定钳。
背景技术:
四肢长管状骨折的复位固定是骨科最基本的手术技术。骨折复位后钢板的临时安放与固定应用现有器械往往不能令人满意。三爪式骨折复位器上面的爪可以压住钢板,但经常会妨碍丝攻攻丝时把手的旋转;而骨折复位钳(需要两把)在复位骨折后压住钢板时经常会由于器械设计的角度不合适,在骨面上的夹持点与钢板的安放位置往往不相吻合,出现钢板的滑动移位,不能有效地固定在合适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能兼顾骨折的复位维持和钢板的临时固定、方便手术操作、减少手术时间的钢板固定钳。
本发明的钢板固定钳,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通过铰轴铰接在一起的上臂和下臂;下臂前端为上钳口,上钳口呈略微向下弯曲的弧形;上臂前端为下钳口,下钳口为上钳口两倍宽度,下钳口呈向上弯曲的弧形;下臂中部铰接有一根向上的可动螺杆,可动螺杆上有加压螺母,上臂中部有孔,通过该孔可上下滑动的套在可动螺杆上。
优选方案为,上臂的铰轴安装孔为能够沿铰轴滑动的长条槽孔。
所述的上臂中部套在可动螺杆上的孔为长条孔。
所述的下钳口为由后向前逐渐变薄的结构。
所述的下钳口和上钳口二者的内侧均带有防滑条纹。
本发明所述的钢板固定钳分为上肢用和下肢用两个型号。上肢用钢板固定钳全长190㎜,上钳口宽10㎜,厚2.5㎜,略显弧形,以适应钢板的形状;下钳口宽20㎜,厚2.5㎜,为弧形,前端为渐薄设计,类似于骨膜剥离器的前端,便于插入骨与软组织之间;钳口相对缘为横条纹形防滑设计,钳口上宽下窄,能同时满足上钳口的钢板压紧作用和下钳口的维持骨折复位作用;固定钳关节处为可滑动槽设计,以适应骨骼的不同粗细;中间的紧固装置为可动螺杆与螺母,方便操作。下肢用钢板固定钳全长260㎜,上钳口宽15㎜,厚3.5㎜,下钳口宽30㎜,厚3.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器械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而稳定,能兼顾骨折的复位维持和钢板的临时固定,不妨碍其他器械操作,避免了骨折复位与钢板安放的反复操作,简化了手术过程,节省了手术时间。该器械为常用器械,使用范围广,可作为上下肢器械盒的配套器械,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臂,2下臂,3上钳口,4下钳口,5铰轴,6可动螺杆,7加压螺母,8防滑条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钢板固定钳,包括通过铰轴5铰接在一起的上臂1和下臂2;下臂2前端为上钳口3,上钳口呈略微向下弯曲的弧形;上臂1前端为下钳口4,下钳口为上钳口两倍宽度,下钳口呈向上弯曲的弧形;下臂4中部铰接有一根向上的可动螺杆6,可动螺杆上有加压螺母7,上臂中部有孔,通过该孔可上下滑动的套在可动螺杆6上。上臂的铰轴5安装孔为能够沿铰轴滑动的长条槽孔。上臂1中部套在可动螺杆6上的孔为长条孔。下钳口4为由后向前逐渐变薄的结构。下钳口4和上钳口3二者的内侧均带有防滑条纹8。
本发明所述的钢板固定钳分为上肢用和下肢用两个型号。上肢用钢板固定钳全长190㎜,上钳口宽10㎜,厚2.5㎜,略显弧形,以适应钢板的形状;下钳口宽20㎜,厚2.5㎜,为弧形,前端为渐薄设计,类似于骨膜剥离器的前端,便于插入骨与软组织之间;钳口相对缘为横条纹形防滑设计,钳口上宽下窄,能同时满足上钳口的钢板压紧作用和下钳口的维持骨折复位作用;固定钳关节处为可滑动槽设计,以适应骨骼的不同粗细;中间的紧固装置为可动螺杆与螺母,方便操作。下肢用钢板固定钳全长260㎜,上钳口宽15㎜,厚3.5㎜,下钳口宽30㎜,厚3.5㎜。
使用方法:暴露骨折端,适当剥离两端骨膜,骨折复位钳复位骨折,选择合适钢板置于骨折上方,用钢板固定钳夹持骨折两端骨干及钢板,加压两臂,可滑动关节可自动根据骨干大小滑动,以适应骨干粗细,然后拧紧加压螺母,暂时固定骨折处和钢板,维持骨折复位及钢板位置,可以方便地钻孔、攻丝,逐个拧入螺钉固定骨折。钢板用螺钉固定后即可除去钢板固定钳。
本器械使用方便快捷,能有效地维持骨折复位和钢板的安放位置。上钳口弧度与钢板表面弧度吻合,且有防滑条纹设计,固定钢板不易滑动。下钳口的弧形设计结合关节处滑动槽可以适应不同直径的骨骼,其宽度为上钳口的2倍,能满足骨折的维持复位。夹持骨骼与钢板后不妨碍钻、丝攻、起子等的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长民,未经李长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01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然气和压缩空气混合动力装置
- 下一篇:反向链路干扰消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