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向用户通信的数据资源开发与频谱资源最优化分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60023.2 | 申请日: | 2011-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18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杨清海;周兴朝;李静磊;傅丰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72/04 | 分类号: | H04W72/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向 用户 通信 数据 资源 开发 频谱 优化 分配 方法 | ||
1.面向用户通信的数据资源开发与频谱资源最优化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建立模块化的用户体验(quality of experience,QoE)管理架构,将终端设备、接入网和骨干网作为一个整体,构成广义网络;在基站上安装SA;在用户终端安装UA;
(2)建立QoE与QoS间的初始映射关系,给出QoE与QoS间的初始关系:
式中,e=2.718,S为该映射关系的关键参数,用于调节用户对不同带宽的灵敏度,其初始值为1,
(3)为请求资源的用户分配初始带宽;在初次分配时,QoE与QoS间的映射关系用步骤(2)中的初始化关系,不对任何用户进行惩罚或奖励,以默认带宽进行分配,初始默认带宽为R=2.71Mbps,即对每个用户都分配2.71Mbps的带宽,将多余的带宽分配给速率要求高的用户;
(4)利用激励与惩罚机制指导用户合理参与反馈,让SA获得足够多的数据;SA记录用户反馈回来的信息,并利用当前映射关系和合理性标准判断其合理性;对合理反馈的用户,在下一时隙额外奖励RU单位的带宽;对于非法反馈的用户,若其反馈值的波动低于最低门限,则在下一时隙降低其PU单位的带宽;若其反馈值的波动高于最高门限,则忽略其反馈信息,将其当作非反馈用户;对于不参与反馈的用户,不做任何奖励与惩罚处理;
(5)用户的数据资源开发;此过程的数据资源开发方法通过迭代算法剔除反馈不合理的用户,选择出合理反馈的用户集,其迭代步骤如下:
初始化迭代过程:
M|K|=K,i=|K|
其中,K为所有参与反馈的用户构成的空间,|K|表示该空间的大小,i为迭代过程中当前存在的用户数,δ|K|为用户反馈信息的均方误差,S为QoE-QoS关系中的关键参数,QoE为用户的体验值,t为时间参量;
进行迭代:
i=|Mi|-1
|Mi|表示第|K|-i次迭代时,系统中还有|Mi|个用户,为本次迭代选择出来的用户集,Mi,j为第|K|-i次迭代中的第j种用户组合,为第|K|-i次迭代中选择出来的用户反馈信息的均方误差,Δδ为上一次迭代与本次迭代的均方误差间的差值。
每迭代一步就删除一个反馈最不合理的用户,直到迭代到不再满足条件Δδ<ε,其中,ε为设定的迭代精确度,ε=min{ub2,lb2},其中ub、lb为(4)中允许的波动上限和下限,在迭代完成后,可以选择出一个有效的用户群:
选择出了合理反馈的用户集;
(6)根据步骤(5)选择出的合理反馈的用户集,利用这些用户反馈的数据,对原有QoE-QoS映射关系进行更新;
(7)进行面向用户的频谱资源分配;在考虑用户的实际感受的时候,设定系统的效益为:
U=R*f(P,γ,a),
对于系统中的每个用户i,其效益为:
其中,,k为用户i获得的载波数,Rij为用户i在载波j上的速率,fij为载波j对用户i的有效性因子,Pij为用户i在载波j上的发送功率,γij为用户i在载波j上的信噪比,aij为载波j对用户i的特性。
根据下面的式子进行搜索,选择使得系统效率U取最大值时的载波分配策略为用户分配载波:
N为系统中的总用户数,P为每个用户在每个载波上的发送功率,γ为在当前信道上的信噪比,carriers为总的载波数,f为有效性因子,其计算方法如下:
资源分配的约束条件为
其中,Rmax为系统总带宽,Pmax为系统允许的最大发送功率。
最终的资源分配策略为依据(7)决定每个用户分配到的载波数目,确定每个用户占有的带宽资源,使得系统的效益最大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002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表面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内外电镀镍磷合金煤枪的制造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