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再现前置环绕声的方法和设备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259651.9 | 申请日: | 2011-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7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 发明(设计)人: | 金承勋;金荣泰;金善民;高祥铁;崔晸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4S3/00 | 分类号: | H04S3/00;H04R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郭鸿禧;王兆赓 |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再现 前置 环绕声 方法 设备 | ||
1.一种再现前置环绕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包括在声音信号中的至少一个声道信号中的每个的增强区域与抑制区域的声压比,来确定至少一个波束形成滤波器组的系数,其中,增强区域是所述至少一个声道信号被聚集的区域,抑制区域是所述至少一个声道信号被阻挡的区域;
使所述至少一个声道信号通过相应的波束形成滤波器组;
通过阵列扬声器输出至少一个经过滤波的声道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阵列扬声器包括多个扬声器,波束形成滤波器组包括与所述多个扬声器相应的多个滤波器,
输出的步骤包括:通过所述多个扬声器中的相应的一个扬声器来输出所述至少一个经过滤波的声道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从声音信号获得高频声音信号,所述高频声音信号包括等于或大于阈值频率的频率分量,
其中,通过的步骤包括:使高频声音信号通过相应的波束形成滤波器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声音信号包括中央声道信号和其他声道信号,
通过的步骤包括使其他声道信号通过与所述其他声道信号相应的波束形成滤波器组,
输出的步骤包括将已通过波束形成滤波器组的其他声道信号与中央声道信号相加,并通过阵列扬声器输出相加后的信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的步骤包括:基于所述至少一个声道信号中的每个的增强区域与抑制区域的声压比和增强区域中的声压效率,确定波束形成滤波器组的系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的步骤包括:设置所述至少一个声道信号中的每个的增加区域和抑制区域。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的步骤包括:以使通过将相同的输入信号施加到波束形成滤波器组中的多个滤波器而获得的输出信号之间的相位差非线性地改变的方式,来确定所述系数。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使声音信号通过用于将虚拟声源定位在预定位置的虚拟化单元;
通过低音扬声器输出已通过虚拟化单元的声音信号。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使声音信号通过虚拟化单元的步骤包括:
消除定位在预定位置的至少一个虚拟声源之间的串扰;
对声音信号和消除了串扰的至少一个虚拟声源之间的信号特性进行补偿。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消除串扰的步骤包括:
通过将在预定位置测量的头相关传输函数和声音信号进行卷积来产生至少一个虚拟声源。
11.一种再现前置环绕声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系数确定器,基于包括在声音信号中的至少一个声道信号中的每个的增强区域与抑制区域的声压比,确定至少一个波束形成滤波器组的系数,其中,增强区域是所述至少一个声道信号被聚集的区域,抑制区域是所述至少一个声道信号被阻挡的区域;
波束形成滤波单元,包括所述至少一个波束形成滤波器组,相应的至少一个声道信号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波束形成滤波器组;
输出单元,通过阵列扬声器输出至少一个经过滤波的声道信号。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中:
阵列扬声器包括多个扬声器,所述至少一个波束形成滤波器组包括与所述多个扬声器相应的多个滤波器,
输出单元通过所述多个扬声器中的相应的一个扬声器来输出所述至少一个经过滤波的声道信号。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还包括:高通滤波器单元,从声音信号获得高频声音信号,所述高频声音信号包括等于或大于阈值频率的高频分量,
其中,波束形成滤波单元使高频声音信号通过相应的波束形成滤波器组。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中:
声音信号包括中央声道信号和其他声道信号,
波束形成滤波单元使其他声道信号通过与所述其他声道信号相应的波束形成滤波器组,
输出单元将已通过波束形成滤波器组的其他声道信号与中央声道信号相加,并通过阵列扬声器输出相加后的信号。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中,系数确定器基于所述至少一个声道信号中的每个的增强区域与抑制区域的声压比和增强区域中的声压效率,确定波束形成滤波器组的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965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