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酸酐固化环氧树脂/坡缕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59304.6 | 申请日: | 2011-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14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颜文昌;袁鹏;陈鸣;吴玉程;刘冬;詹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G59/42 | 分类号: | C08G59/42;C08K9/00;C08K9/04;C08K3/34;C08L6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赖汉光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酸酐 固化 环氧树脂 坡缕石 纳米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酸酐固化环氧树脂/坡缕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环氧树脂具有优良的机械、电气、粘接等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涂料、复合材料、高性能 胶粘剂、电绝缘材料等领域;但环氧树脂固化常存在气泡、裂纹、脆断等问题。尤其是环氧 树脂/酸酐固化体系,存在脆性大、易开裂等致命弱点。目前主要通过加入弹性体或具有柔软 分子结构的材料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但这些方法在提高环氧树脂韧性的同时,往往降低了 固化物的机械模量和耐热性(赵世琦,1998,绝缘材料通讯;徐丽,2008,广州化学;中国发 明专利,申请号200810202164.7)。贾润萍等(2010,新型碳材料)以马来酸酐为有机单体, 通过等离子体诱导接枝聚合法修饰碳纳米管,应用于环氧树脂固化体系,制备出碳纳米管/环 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所制复合材料的韧性、强度得到了提高,但制备过程复杂,且大量采 用昂贵的合成试剂,成本比较高昂。
坡缕石(也称作凹凸棒石)是一种2:1型的链层状硅酸盐矿物;其结构单元层通过顶端 氧桥接形成链层状孔道结构。坡缕石具有一维、集束状的纳米孔道,其单个纳米纤维的直径 仅约数纳米(随产地有所差异),长度则可达数微米。这种天然坡缕石纤维已被用于无机纳米 复合材料制备中,其应用主要集中在聚酰胺(赖仕全等,2006,工程塑料应用;中国发明专 利ZL200510095548.X)、聚苯胺(姚超等,2010,硅酸盐学报)、聚丙烯(李丽坤等,2008, 高分子学报)等聚合物体系。
坡缕石在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中多用于胺类固化体系。孙岩岩等(2011,塑料工业)通过 将坡缕石硅烷偶联剂预处理后,加入胺类固化环氧树脂体系中,改善坡缕石与环氧树脂基体 间的亲合力,从而提高合成材料的韧性,热稳定性也略有提高。
目前,尚无将坡缕石直接用于酸酐固化环氧树脂体系的研究报道或专利技术。
发明的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酸酐固化环氧树脂材料中,所引入合成材料成本高昂,以及 蒙脱石等矿物填料无法同时有效显著提高合成材料韧性、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的缺点,提出 一种采用高比表面积、高表面活性,高长径比的坡缕石作为功能填料,制备韧性、强度以及 热稳定性同时显著提高的酸酐固化环氧树脂/坡缕石复合材料的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主要技术方案是通过锻烧活化处理去除坡缕石吸附水和沸石水,使坡 缕石外表面羟基与酸酐固化剂更有效地发生加成反应,再促使打开的酸酐固化剂羧基与环氧 树脂环氧基发生加成反应,使坡缕石与环氧树脂基体间以化学键结合。这种良好的界面作用 大大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一种酸酐固化环氧树脂/坡缕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 法,依次包括下列步骤:
1)将坡缕石研磨成矿粉,过200目筛;
2)对坡缕石矿粉进行煅烧活化处理30-120分钟,温度为150℃至400℃;
3)将环氧树脂基体加热到80℃使之液化,加入锻烧后的坡缕石与之充分混合、搅拌;坡 缕石的加入量为环氧树脂质量的1-8%;
4)在步骤3)中的混合物中加入酸酐固化剂,其加入量为环氧树脂质量的20-40%;将所 得混合物在80-100℃下搅拌1-3小时,然后抽真空脱气处理5-30分钟,再升温到120 度慢速搅拌反应0.5-1.5小时,抽真空脱气处理5-10分钟即成复合材料(酸酐固化环 氧树脂/坡缕石纳米复合材料)。
本产品一般用于浇铸或封装电子、电气产品并加热固化;如果要制成测试性能的样品 则将所得浇铸料注入模具,在120-180℃下固化2-4小时。
上面所述酸酐固化剂包括均苯四甲酸酐二酐、邻苯二甲酸酐、偏苯三甲酸酐、苯酮四 羧酸二酐、顺丁烯二酸酐、桐油酸酐、烯烃基丁二酸酐、戊二酸酐、十二烯基丁二酸酐、 聚壬二酸酐、聚葵二酸酐以及不同酸酐之间的组合。
上面所述环氧树脂指双酚A环氧树脂。
上面所述坡缕石纯度90%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93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08G 用碳-碳不饱和键以外的反应得到的高分子化合物
C08G59-00 每个分子含有1个以上环氧基的缩聚物;环氧缩聚物与单官能团低分子量化合物反应得到的高分子;每个分子含有1个以上环氧基的化合物使用与该环氧基反应的固化剂或催化剂聚合得到的高分子
C08G59-02 .每分子含有1个以上环氧基的缩聚物
C08G59-14 .用化学后处理改性的缩聚物
C08G59-18 .每个分子含有1个以上环氧基的化合物,使用与环氧基反应的固化剂或催化剂聚合得到的高分子
C08G59-20 ..以使用的环氧化合物为特征
C08G59-40 ..以使用的固化剂为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