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平衡防晕椅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59114.4 | 申请日: | 2011-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6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宝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宝根 |
主分类号: | B60N2/42 | 分类号: | B60N2/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1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平衡 防晕椅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通运输工具上使用的座椅,尤其是一种具有自动平衡功能的防晕椅。
二、背景技术
现在各类交通运输工具上的座椅都是固定的,不能在交通运输工具上实现在左右、前后摇摆时自动调整姿态保持平衡,也不能在交通运输工具出现颠簸或上、下起伏时自动向下或向上移动,因而容易造成乘客出现晕车、晕船、晕机的情况。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自动平衡防晕椅,其能在交通运输工具出现左右、前后摇摆时自动调整姿态,保持平衡;还能在交通运输工具出现颠簸或上、下起伏时自动向下或向上移动,进行减幅或增幅,缓解乘客出现恶心、呕吐、身体不适等情况,减少晕车、晕船、晕机的发生。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如下方案实现的:一种自动平衡防晕椅,安装于交通工具,它包括座椅、稳定平台及减振装置,其特点是:所述座椅装在稳定平台上;所述减振装置包括可与交通运输工具固定的底座、与稳定平台固定的半圆环、在稳定平台下安装的水平和垂直陀螺稳定仪、通过磁铁减振器与底座连接的外圆环、绕环心开两对轴线相互垂直的同心孔的内圆环,其中外圆环在内圆环外与其在其中一对同心孔内铰接、半圆环在内圆环下与其在另一对同心孔内铰接。
上述稳定平台固定在半圆环的内弧面上并与半圆环垂直,在稳定平台的边缘还可向下伸出与底座连接,以形成外罩将稳定平台下的装置围住,且连接处通过螺纹波管连接,使稳定平台与底座之间为软连接,并使外罩内为真空腔,使装置始终在真空环境下工作,以减少振动的传递。
在上述稳定平台上安装座椅,由于外圆环和内圆环之间的铰接轴线与内圆环和半圆环之间的铰接轴线相互垂直,以使它们成为一个姿态控制器,使底座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无论朝哪个方向倾斜,半圆环都会由重力作用绕两轴线转动,保持其垂直状态,进而保持稳定平台的水平平衡,即稳定平台上座椅的平稳性。
上述陀螺稳定仪包括水平和垂直陀螺稳定仪,辅助保持稳定平台的水平状态,实现稳定平台的平稳运动,而不受交通运输工具振动或倾斜的影响。上述底座与外圆环之间以在外圆环下均布的四个磁铁减振器连接,它们将减少交通运输工具引起底座的振动对稳定平台的影响。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1)将防晕椅固定在交通运输工具上后,人若坐在座椅上,由于其自动减振平衡作用,交通运输工具运动时的剧烈振动、倾斜及风等其它外界因素不会影响到人,它能在交通运输工具出现左右、前后摇摆、颠簸或上、下起伏时时自动调整姿态,进行减幅或增幅,使乘客始终保持平衡,缓解乘客出现恶心、呕吐、身体不适等情况,减少晕车、晕船、晕机的发生;2)本发明应用广泛,其可用于汽车、海上舰艇、船只、救护车辆、飞机、直升机等有自动平衡防晕需求的场合。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自动平衡防晕椅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主半剖视图;
图3是图2中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2中的B-B剖视图;
图5是图4中的C-C剖视图;
图6是图5中的D-D剖视图;
图7是图4中采用实施例2时的C-C剖视图。
对各幅附图中的标号说明如下:
1-座椅;2-稳定平台;2a-外罩;2b-真空腔;3-螺纹波管;4-底座;4a-连接杆;4b-凹腔;5-水平高速电机;6-垂直高速电机;7-垂直离心盘;8-水平离心盘;9-半圆环;10-磁铁减振器;11-内圆环;12-外圆环;12a-连接杆;13-销轴;14-销轴;15-外胆;15a-凸耳;16-螺栓件;17-螺钉;18-固定板;19-磁铁;20-内芯;20a-U形耳;20b-凸耳;21-螺栓件;22-直流电磁铁。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自动平衡防晕椅,其结构可从图1、图2、图3和图4中看到,它包括稳定平台2、装在稳定平台2上的座椅1以及连接稳定平台2和交通运输工具的减振装置。
减振装置包括可与交通运输工具固定的底座4、与稳定平台2固定的半圆环9、在稳定平台2下安装的水平和垂直陀螺稳定仪、以均布的四个磁铁减振器10与底座4连接的外圆环12以及绕环心开两对轴线相互垂直的同心孔的内圆环11,其中外圆环12在内圆环11外与其在其中一对同心孔内即沿直径方向以销轴14铰接,半圆环9在内圆环11下与其在另一对同心孔内以销轴13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宝根,未经王宝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91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粗纱机机架上的横梁结构
- 下一篇:用于粗纱机上的上档板结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