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58883.2 | 申请日: | 2011-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34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圣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08 | 分类号: | A61K9/08;A61K31/167;A61P23/02;A61J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周韶红 |
地址: | 4083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酸 利多 注射液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麻醉类药物,具体涉及一种碳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麻醉医学、疼痛和重症监护治疗医学正在迅速发展,麻醉药及急救与心血管用药日益增多,麻醉药的使用越加的广泛。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小孩,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有疼痛出现时一般都会用到麻醉药,比如在门诊手术中很常用,在一些意外事故中受伤的患者常需局部麻醉;麻醉药广泛用于孕妇刮宫、分娩时给于止痛;在口腔临床实践中,局部麻醉药的使用已经是必需。据调查,在美国口腔临床实践中,每周使用的局部麻醉药超过6百万支安瓿,或者每年超过300百万支安瓿。因此,研制高效和安全的治疗疾病中所产生疼痛的新药,一直是全球制药企业追求的目标。
局部麻醉药是一种以适当浓度局部应用于人体皮肤和粘膜等组织,作用于神经末梢或神经干,阻断神经的传导功能,使局部组织或相应神经支配的区域产生暂时性的、可逆性的感觉丧失,首先消失的是钝性持续痛,如压痛,其次是锐性短暂痛、触觉、感觉。临床上现用的麻醉药主要包括酯类和酰胺类,国内现在常用的酯类局麻药物有:普鲁卡因和地卡因等。酰胺类局麻药物有: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
酰胺类局部麻醉药阻断神经细胞膜上的电压门控性Na+通道(voltage-gated Na+channels),使传导阻滞,产生局麻作用。局麻药的作用具有频率和电压依赖性。盐酸利多卡因局麻作用较强,其维持时间较长,并且有较强的组织穿透性和扩散性,在治疗各种原因的室性心律失常时效果显著。在临床工作中正在得到普遍的应用,但是其毒性较大。
现有研究发现,局部麻醉药溶液只有同时存有不带电荷的碱基和阳离子才能发挥较好的麻醉效能。局部麻醉药要从注射部位弥散到神经干,必须通过纤维屏障方能达到神经膜。要完成这个输送任务,唯有不带电荷的脂溶性碱基来承担。所以,有多少局麻药分子能最终到达神经膜,取决于该药离解后碱基的浓度。在碱性条件下,碱基比率增加,可增强局部麻醉药通透神经膜的能力。盐类局部麻醉药溶液中,处在动态平衡状态的阳离子与碱基的多少取决于溶液的pH值,pH值越大,脂溶性碱基所占比例越大。脂溶性碱基能穿透神经纤维性神经鞘膜而进入细胞内,在细胞内解离出部分阳离子迅速与轴膜结合,从而阻断神经冲动传导,发挥麻醉作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盐酸利多卡因pH值3.5-5.5,由于酸性条件下,仅有小量碱基,无法运送更多的局麻分子到达神经膜,使麻醉潜伏期延长。而碳酸利多卡因含有较多碱基状态的局部麻醉药,注入神经组织周围可迅速通过神经膜,使进入膜内的碱基能解离出阳离子,不仅可缩短局部麻醉药起效时间,且能加强神经冲动的阻滞作用。在生理的CO2分压(3645mmHg)条件下碳酸利多卡因的pH为6.7,注射后CO2逸出,利多卡因以非离子形式渗入神经细胞的细胞膜,并且逸出的CO2快速扩散可产生以下两方面作用:(1)对神经有直接抑制作用;(2)CO2通过对pH的影响促进局麻药的弥散与捕获,使神经抑制效应增强。现有碳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的配方为:
其制备方法为:
(1)配制溶液:将碳酸氢钠、盐酸利多卡因分别配制成体积浓度为5%的碳酸氢钠水溶液和60%的盐酸利多卡因水溶液;
(2)调pH:将上述碳酸氢钠水溶液与盐酸利多卡因水溶液混合,加注射用水至全量,将药用炭加入,搅拌吸附,并用二氧化碳气体调节混合后溶液的pH值至6.3~6.8范围内;
(3)过滤:将调pH后的溶液用0.22μm的PVDF微孔滤膜过滤;
(4)取样检测,合格后灌封于安瓿;
(5)灭菌:将安瓿用100℃流通蒸汽灭菌30min,检漏,灭菌结束后待安瓿温度降至30℃±2℃;
(6)将已灭菌的安瓿取出用大容量工业甩水机在转速150-250rpm下反复振荡1-5min并冷却直至内容物恢复为无色澄清液体。
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备的碳酸利多卡因注射液中存在异物,因此,对该药的生物利用度及吸收效果造成很大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异物的碳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碳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包括配制溶液、调pH、过滤和灭菌,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为将调pH后的溶液先用0.22μm醋酸纤维素微孔滤膜过滤,再用0.22μm的PVDF微孔滤膜过滤至澄明后灌封于安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圣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圣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88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