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污泥用脱水助剂、污泥的脱水方法及污泥脱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58829.8 | 申请日: | 201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1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安永利幸;大川高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水翼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2F11/14 | 分类号: | C02F1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泥 脱水 助剂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污泥用脱水助剂,其特征在于,
上述污泥用脱水助剂由多条纤维聚集而成,
在各纤维的外周面上存在沿纤维的长度方向延伸的5个~20个凹部,
在上述凹部中沿纤维的长度方向延伸有条纹,当污泥与上述污泥用脱水助剂接触时,该条纹起到利用毛细管作用输送水分的水分输送通道的作用。
2.根据权利要1所述的污泥用脱水助剂,其特征在于,
上述污泥用脱水助剂由再生纤维素纤维聚集而成,并含水率为30质量%~80质量%。
3.根据权利要1所述的污泥用脱水助剂,其特征在于,
上述污泥用脱水助剂的长度为1mm~50mm,上述污泥用脱水助剂的纤维直径为1μm~100μm。
4.一种污泥用脱水助剂,其特征在于,
上述污泥用脱水助剂由多条再生纤维素纤维聚集而成,
在各纤维的外周面上存在沿纤维的长度方向形成的5个~20个凹部,
在上述凹部中沿纤维的长度方向延伸有条纹,当污泥与上述污泥用脱水助剂接触时,该条纹起到利用毛细管作用输送水分的水分输送通道的作用,
上述污泥用脱水助剂的含水率为30质量%~80质量%。
5.根据权利要4所述的污泥用脱水助剂,其特征在于,
上述污泥用脱水助剂的长度为1mm~50mm,上述污泥用脱水助剂的纤维直径为1μm~100μm。
6.一种污泥的脱水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污泥用脱水助剂添加到有机污泥中混合后,添加高分子凝结剂使该有机污泥凝结,之后进行机械脱水,
上述污泥用脱水助剂由多条纤维聚集而成,在各纤维的外周面上存在沿纤维的长度方向形成的5个~20个凹部,在上述凹部中沿纤维的长度方向延伸有条纹,当污泥与上述污泥用脱水助剂接触时,该条纹起到利用毛细管作用输送水分的水分输送通道的作用。
7.一种污泥的脱水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含脱水助剂高分子凝结剂液添加到有机污泥中后,使该有机污泥凝结,之后进行机械脱水,
上述含脱水助剂高分子凝结剂液混合污泥用脱水助剂和高分子凝结剂而成,
上述污泥用脱水助剂由多条纤维聚集而成,在各纤维的外周面上存在沿纤维的长度方向形成的5个~20个凹部,在上述凹部中沿纤维的长度方向延伸有条纹,当污泥与上述污泥用脱水助剂接触时,该条纹起到利用毛细管作用输送水分的水分输送通道的作用。
8.一种污泥的脱水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污泥用脱水助剂和高分子凝结剂同时添加到有机污泥中,使该有机污泥凝结,之后进行机械脱水,
上述污泥用脱水助剂由多条纤维聚集而成,在各纤维的外周面上存在沿纤维的长度方向形成的5个~20个凹部,在上述凹部中沿纤维的长度方向延伸有条纹,当污泥与上述污泥用脱水助剂接触时,该条纹起到利用毛细管作用输送水分的水分输送通道的作用。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污泥的脱水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机械脱水利用螺旋压榨脱水机进行。
10.一种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污泥脱水装置是用于将污泥用脱水助剂添加到有机污泥中并对该有机污泥进行机械脱水的装置,
上述污泥用脱水助剂由多条纤维聚集而成,在各纤维的外周面上存在沿纤维的长度方向形成的5个~20个凹部,在上述凹部中沿纤维的长度方向延伸有条纹,当污泥与上述污泥用脱水助剂接触时,该条纹起到利用毛细管作用输送水分的水分输送通道的作用,
上述污泥脱水装置包括:污泥贮存槽;凝结槽;机械脱水机;脱水助剂供应机,其用于将上述污泥用脱水助剂供应到有机污泥中;以及高分子凝结剂溶解装置,其用于溶解供应到上述凝结槽中的高分子凝结剂;
上述高分子凝结剂溶解装置经由管道连接于上述凝结槽。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污泥贮存槽的前阶段设置有污泥浓缩槽,
上述脱水助剂供应机经由管道连接于上述污泥浓缩槽。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污泥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凝结槽和上述机械脱水机之间设置有过滤浓缩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水翼株式会社,未经水翼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882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检测水合物浆液在管道中流动规律的装置
- 下一篇:高炉同轴等速透平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