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云南大叶种黄茶加工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58468.7 | 申请日: | 2011-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3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朱启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龙生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陈左 |
地址: | 6650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云南 大叶种黄茶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方法,特别是一种云南大叶种黄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黄茶是中国传统的六大茶类之一,其传统制作工艺中鲜叶要经过杀青工序,传统黄茶的制作工艺为:原料、萎凋、杀青或揉捻、闷黄、干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对传统黄茶加工工艺进行改进,提出一种云南大叶种黄茶的加工工艺,该工艺中没有杀青工序。采用该工艺获得一种新形状的黄茶产品,能够增进产品的外观形状和口感。本发明的黄茶加工工艺步骤是:原料采摘、萎凋、揉捻、闷黄、干燥。
闷黄是黄茶制作的关键工序,经过闷黄工序,叶色由绿变黄,形成黄汤黄叶的品质特征。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这种黄茶加工方法,通过以下具体步骤进一步说明:
1、鲜叶采摘: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的茶树鲜叶,品种以云南大叶种无性系良种为原料。
2、萎凋:将验收后鲜叶,均匀摊放在萎凋槽上,厚度5-10cm,萎凋时间10小时左右,萎凋程度:叶形皱缩,叶质柔软,不易折断,手捏叶片有柔软感,紧握叶子成团,松手后松散缓慢,叶表面光泽消失,叶色暗绿,青臭气消失,透出清香。鲜叶失重率达30-35%即可。
3、揉捻:时间10-15分钟左右,揉捻适度:成条率达80%左右。
4、闷黄:将揉捻叶放入竹筐内,盖上生白布进行闷黄,闷黄时温度控制在25-30℃,湿度80%左右,闷黄时间30-50分钟左右,闷黄程度相当于红条茶的发酵程度的二成:叶色泛黄红,散发淡淡的清香。
5、干燥:分为毛火和足火两道工序,毛火温度:130℃左右,烘至四成干。毛火出来的茶叶及时散开,待茶叶水分重新分布均匀,再上机足火。足火温度:80~90℃,烘至茶叶含水量6±0.5%,手捏茶叶成末,茶条色泽黄褐,茶香显露。
6、通过上述步骤即制得黄茶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龙生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云南龙生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84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