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折叠式自行车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258193.7 | 申请日: | 2011-09-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5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 发明(设计)人: | 尹国英;尹嘉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信兴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分类号: | B62K15/00;B62M6/4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黄大宇 |
| 地址: | 20161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式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行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方便折叠的自行车。
背景技术
自行车停放的时候比较占地方;特别是利用自行车作为公共汽车和地铁的接驳工具时,由于公交站场和地铁站附近可供自行车停放的场地有限,这个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发展一种折叠后能够充分降低总体积的自行车,就能够利用公交站场附近设置的箱式自行车高密度立体停车装置,为优先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绿色出行理念创造条件。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三千多个折叠自行车的公开方案,因为要照顾到最常见的链传动装置和以直管构成的车架结构,所以大部分方案中都会在车樑某一位置做出断点,在断点处加入铰链或转动关节从而达到叠合的目的;自行车以这样的方式折叠后往往还略显臃肿;有些方案选择了很小直径的车轮,体积是减小了,但是直径太小的车轮通过性不好,骑行舒适感下降。折叠自行车这些不足之处需要作出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叠后更紧凑、折叠更方便、骑行更舒适的折叠自行车;进一步地,增加电动机和电池后,成为折叠式混合动力自行车。
本发明包括车樑、车把、前叉、后叉、脚踏板、前轮、后轮和鞍座;其特征在于车樑呈U形,车樑下方固定有一个第一伞齿轮盒,第一伞齿轮盒内有相互啮合的第一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脚踏板的主轴与第一伞齿轮同心装配;在后轮轴上有一个第二伞齿轮盒,第二伞齿轮盒内有相互啮合的第三伞齿轮和第四伞齿轮,第三伞齿轮通过一个棘轮离合器连接到后轮轴;第四伞齿轮与第二伞齿轮之间连接有一条软轴,该软轴的轴芯由多股钢丝集束绞绕而成,软轴的轴套由相邻层反向叠绕的多层螺圈组成。
车樑的最前端通过一个自锁式回转关节连接到一个弧形的车樑前上管,前叉和车把安装在车樑前上管上;车樑的中后部通过另一个自锁式回转关节连接到后叉;两个自锁式回转关节的转动轴线分别大致顺从于它们在安装位置处车樑的切线,使得车樑前上管与前叉绕自锁式回转关节翻转后,前轮和前叉落入车樑所包围的范围内,同时使得后叉绕另一个自锁式回转关节翻转后,后轮后叉也落入车樑所包围的范围内。
自锁式回转关节包括固定座、导柱、滑动齿圈、转动齿圈、柱顶封盖、齿圈压簧和扳片;固定座大致呈箱形,其侧面有贯通到固定座内腔的定位窝和从定位窝向下延伸的导缝;导柱竖直地固定在固定座底部,导柱的下半部截面为非圆形,导柱的上方有圆柱形的轴颈;滑动齿圈上方有凸齿,滑动齿圈中心有形状与导柱下半部截面形状适配的导孔,滑动齿圈通过导孔套在导柱下半部;齿圈压簧安装在滑动齿圈与固定座底面之间;转动齿圈套在导柱的轴颈上,柱顶封盖固定在导柱顶端,转动齿圈可绕导柱转动并且其被柱顶封盖限制不能移出导柱,转动齿圈下方有与滑动齿圈上的凸齿适配的缺口,在齿圈压簧的压力作用下,滑动齿圈的凸齿总是力图向上突入转动齿圈的缺口;扳片有一杯状的定位部,该定位部的外廓与定位窝的形状适配,定位部内还有一扳片弹簧,有一直径小于导缝的带帽销轴依次穿过扳片弹簧和定位部底部的通孔后紧固在滑动齿圈侧面;在扳片弹簧的压力作用下,定位部总是力图嵌入定位窝。
车把分左车把和右车把,左车把中段和右车把中段各装置有一个自锁式车把偏转关节,左车把和右车把的下段共同通过一个自锁式车把折叠关节汇集后连接到前叉,前叉通过一个转向套与车樑前上管连接;使得自锁式车把偏转关节解锁时车把可以相对于前叉扭转,使得自锁式车把折叠关节解锁时车把可以折向后方。
自锁式车把偏转关节包括上管接头、下管接头、心轴、离合块、螺套、卡圈、柱销和压簧;心轴竖直地紧固在下管接头中心,离合块的中孔套在心轴外,离合块可沿心轴上下滑动,上管接头有与心轴直径适配的沉孔,上管接头的沉孔套在心轴上端,上管接头可绕心轴旋转,上管接头有外螺纹,上管接头下方有凹凸相间的第一齿圈;离合块上方有第二齿圈,第二齿圈的形状与第一齿圈互补,离合块圆周上有凸环;螺套内腔有卡圈,卡圈挡住离合块圆周上的凸环,螺套的内螺纹旋入上管接头的外螺纹;柱销上头固定在离合块下方,柱销的下端滑动地插入位于下管接头上方的柱销孔,使得离合块在沿心轴滑动的过程中不会相对于下管接头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信兴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信兴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81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硼高速钢轧辊材料及其冶炼方法
- 下一篇:废钢球墨铸铁配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