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色氨酸分批补料发酵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58043.6 | 申请日: | 2011-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8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明;马秋红;赵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州市华兴生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13/22 | 分类号: | C12P1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475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色氨酸 分批 发酵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L-色氨酸分批补料发酵工艺。
背景技术
L-色氨酸是人体和动物生命活动中八种必需的氨基酸之一,对人和动物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被称为第二必需氨基酸,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饲料等方面。在生物体内,L-色氨酸是合成5-羟基色胺、吲哚乙酸、烟酸、色素、生物碱和辅酶等激素和生理活性物质的前体物质。而这些激素和生理活性物质参与生物体特定生命活动,例如,吲哚乙酸是一种植物生长激素,5-羟基色胺是脊椎动物的一种神经递质,它在神经系统中的含量与神经的兴奋和抑制状态有密切关系,同时它也是一种血管收缩素。在医学上,色氨酸广泛用于氨基酸大输液和复合氨基酸制剂,用来消除精神紧张、改善睡眠效果、预防和治疗糙皮病等。此外,由于色氨酸是一些植物蛋白中较为缺乏的氨基酸,可用来强化食品和作为饲料添加剂,对提高植物蛋白质的利用率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继蛋氨酸和赖氨酸之后的第三大饲用氨基酸。而且,L-色氨酸还有防霉、消毒以及阻止氧化的作用,可以作为鱼类保鲜剂。
目前,微生物法生产L-色氨酸占主导地位,有直接发酵法、微生物转化法和酶法。近年来,还出现了将直接发酵法与化学合成法相结合、直接发酵法与转化法相结合生产L-色氨酸的方法。其中酶促转化法具有终产物积累量高、反应周期短、分离提纯容易等优点。但是,酶促反应法也存在着底物价格高,产酸转化率低等问题。因此,微生物发酵法是目前工业化生产L-色氨酸的主要方法。
发酵法生产色氨酸的方法研究的比较早,该法是以葡萄糖、甘蔗糖蜜等廉价原料为碳源,利用优良的色氨酸生产菌种,在合适的发酵条件下,直接发酵生产色氨酸。但是,公知的发酵法工艺落后,发酵周期长,原料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L-色氨酸分批补料发酵工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色氨酸分批补料发酵工艺,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斜面菌种,将菌种接入斜面培养基,在30℃下培养72h,制得斜面菌种;
2)制备摇瓶种子,将斜面菌种接入药瓶活化培养基中进行斜面活化,于30℃培养24h,制备成摇瓶种子;
3)将摇瓶种子接入装有种子培养基的一级种子罐中,在26℃下培养24h,制备成一级种子;
4)发酵,将一级种子按体积比1%的接种量接种于装有发酵培养基的发酵罐中发酵,其培养基葡萄糖的浓度为90g/L,发酵24h之后,向发酵培养基中流加160g/L的葡萄糖,同时向发酵培养基中流加一定的氮源,维持碳氮平衡,发酵期间使用无菌空气保持发酵罐通风,自发酵开始60小时后培养成熟。
进一步,所述步骤1)的斜面培养基组成为:蛋白胨10g、牛肉膏10g、酵母膏5g、NaCl 2.5g、琼脂条20g,该培养基的pH为7.2。
进一步,所述步骤2)的种子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1g、蛋白胨10g、牛肉膏10g、酵母膏5g、NaCl 2.5g、琼脂条20g,该培养基的pH为7.2。
进一步,所述步骤3)的种子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5g,蛋白胨10g,牛肉膏10g,酵母膏5g,NaCl 2.5g,该培养基的pH为7.2。
进一步,所述步骤5)发酵的第12h和24h各补加一次的L-苯丙氨酸、L-酪氨酸使得发酵液中两者浓度为50mg/L。
进一步,所述步骤5)发酵过程中用氢氧化钠或氨水控制pH为7.2。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发酵产酸由分批发酵的33.5g/L提高到50.1g/L,提高了49.5%,并且缩短了发酵周期,提高了原料利用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一种L-色氨酸分批补料发酵工艺,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斜面菌种,将菌种接入斜面培养基,在30℃下培养72h,制得斜面菌种;
2)制备摇瓶种子,将斜面菌种接入药瓶活化培养基中进行斜面活化,于30℃培养24h,制备成摇瓶种子;
3)将摇瓶种子接入装有种子培养基的一级种子罐中,在26℃下培养24h,制备成一级种子;
4)发酵,将一级种子按体积比1%的接种量接种于装有发酵培养基的发酵罐中发酵,其培养基葡萄糖的浓度为90g/L,发酵24h之后,向发酵培养基中流加160g/L的葡萄糖,同时向发酵培养基中流加一定的氮源,维持碳氮平衡,发酵期间使用无菌空气保持发酵罐通风,自发酵开始60小时后培养成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州市华兴生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孟州市华兴生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80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