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城市道路道牙砖以及道路和花坛雨水排水组合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57963.6 | 申请日: | 2011-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3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章伟民;卫世和;苏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E03F1/00;E03F5/046;A01G9/02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刘继春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城市道路 道牙砖 以及 道路 花坛 雨水 排水 组合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城市道路设施,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城市道路道牙砖;本发明还涉及道路和花坛雨水排水组合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极端气候增多,在短时间内强降雨增多,城市过度开发导致绿地、河流面积大量减少。现有的城市道路排水系统主要依靠道路雨、污水管,将雨、污水通过人行道边下水井排入下水通道后排出。一般情况下依据当地降雨情况而设置下水井,其间隔为30~50m,即30~50m的距离设置一个下水井,在较强暴雨时无法及时排出路面积水,导致路面积水现象不断发生,给城市交通和人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本发明力求通过对城市道路两侧花坛和道牙砖进行简单设计改造,增加道路排水能力,使在一定降雨条件下增加一种道路排水方式,提高城市道路排水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城市道路道牙砖;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二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道路和花坛雨水排水组合系统。
本发明解决上述第一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城市道路道牙砖,包括道牙砖本体,其特征在于:道牙砖本体设有多个排水孔。
本发明解决上述第二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道路和花坛雨水排水组合系统,包括道路主路面,花坛,人行道,道牙砖,其特征在于:道路主路面的两侧设花坛,花坛另一侧设人行道,道路主路面与花坛之间、花坛与人行道之间安装设有多个排水孔的道牙砖。
排水孔的下边沿与道路主路面相平齐。
花坛表面设耕植土层,耕植土层表面低于道路主路面5~10cm;使道路积水通过道牙砖排水孔迅速排入花坛内;耕植土层以下最好填入具有良好渗透性能的碎石土层作为透水层;进一步增加自然排水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道路和花坛雨水排水组合系统,使道路积水通过道牙砖排水孔迅速排入花坛,通过花坛的耕植土层和透水层快速入渗地下,可有效减少因下水井排水不畅导致的道路路面积水现象。
本发明道路和花坛雨水排水组合系统主要适用于道路下覆地层透水性良好的地区,雨水能通过道路花坛快速入渗到地下,在降雨强度较大时可有效分流城市道路积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道牙砖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道牙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道路和花坛雨水排水组合系统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中:1—道牙砖,也称道牙砖本体,101—排水孔,102—排水孔下边沿,2—花坛,201—耕植土层,202—透水层,也称碎石土层,3—自行车道,4—道路主路面,5—人行道,W—相邻排水孔侧边沿间距,H—耕植土层表面与道路主路面的高度差。
具体实施方式
道牙砖实施例
如图1与图2所示:一种城市道路道牙砖,包括道牙砖本体1,其特征在于:道牙砖本体1设有多个排水孔101。相邻排水孔侧边沿间距W为10厘米左右,能够满足快速排水之需要。
道路和花坛雨水排水组合系统实施例
如图3所示:一种道路和花坛雨水排水组合系统,包括道路主路面4,花坛2,人行道5,道牙砖1,道路主路面4的两侧设花坛2,花坛2另一侧设人行道5,道路主路面4与花坛2之间、花坛2与人行道5之间安装设有多个排水孔101的道牙砖1。
排水孔下边沿102与道路主路面4相平齐;道路主路面少量的积水也能迅速排入花坛2。
花坛2表面设耕植土层201,耕植土层201表面低于道路主路面4,耕植土层表面与道路主路面的高度差H为5~10cm;耕植土层201表面低于人行道路面;道路积水通过道牙砖排水孔101沿图3中箭头所示的排水方向流动迅速排入花坛2内。花坛的耕植土层201以下最好填入具有良好渗透性的碎石土层202,碎石土层202是透水层,便于自然排水。
根据道路的需要,参见图3:在花坛2与人行道5之间设置自行车道3,花坛2地表面低于自行车道3路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79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