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晶硅生产中回收氯化氢的脱吸塔热能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57315.0 | 申请日: | 201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1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张高博;黄小亮;陈继;庄恒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优华系统集成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市优华过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7/07 | 分类号: | C01B7/07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城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4 | 代理人: | 刘伍堂 |
地址: | 200127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晶 生产 回收 氯化氢 脱吸塔 热能 利用 系统 | ||
1.一种多晶硅生产中回收氯化氢的脱吸塔热能利用系统,采用换热网络进行换热利用,其特征在于换热网络采用改进的换热网进行如下换热步骤:HCl脱吸塔(T2)底部115~140℃的高温氯硅烷贫液分两路出料,一路返回HCl脱吸塔(T2)塔底的再沸器(H)后重新进入HCl脱吸塔(T2)内,另一路通过热水换热器(E1)与来自冷冻站(E3)的65~75℃的水先进行换热,65~75℃的水换热后升温为90~100℃的热水返回到冷冻站(E3)的进水管道接口,换热后被冷却至70~90℃的氯硅烷贫液进入进料换热器(E2)的壳程与吸收塔(T1)出来的经第一进料换热器(E0)换热至15~30℃的低温氯硅烷富液进行换热,换热后降温至40~50℃的氯硅烷贫液再进入循环水冷却器(C1)进一步换热降温到40~45℃后经输送泵(P)分两路输出,输送泵(P)一路排出多余的氯硅烷贫液,输送泵(P)另一路将氯硅烷贫液输送至第一进料换热器(E0)的壳程与吸收塔(T1)塔底部出来的-30~-40℃低温氯硅烷富液换热并降温至-15~-20℃后,再经氟利昂冷却器(C2)深冷到-35~-45℃后进入吸收塔(T1)上部的氯硅烷贫液进口;第一进料换热器(E0)换热出来后的15~30℃的低温氯硅烷富液再进入进料换热器(E2)的管程与进料换热器(E2)壳程内的70~90℃氯硅烷贫液进一步换热升温至55~75℃后,55~75℃的氯硅烷富液再进入HCl脱吸塔(T2)上部的氯硅烷富液进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晶硅生产中回收氯化氢的脱吸塔热能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进的换热网为吸收塔(T1)底部出料管依次连接第一进料换热器(E0)的管程、进料换热器(E2)的管程后,再连接HCl脱吸塔(T2)上部的氯硅烷富液进口,进料换热器(E2)的壳程进出口两端分别采用管路连接热水换热器(E1)的壳程出口和循环水冷却器(C1)的壳程进口,循环水冷却器(C1)的壳程出口再依次连接输送泵(P)、第一进料换热器(E0)的壳程、氟利昂冷却器(C2)后再连接吸收塔(T1)的氯硅烷贫液进口;热水换热器(E1)的管程进出口分别连接冷冻站(E3)的出水管道接口与冷冻站(E3)的进水管道接口;HCl脱吸塔(T2)底部的高温氯硅烷贫液出口分两路,一路连接HCl脱吸塔(T2)底部的再沸器(H)进口,另一路连接热水换热器(E1)的壳程进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优华系统集成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市优华过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优华系统集成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市优华过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731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