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控整流单元的变频电源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57078.8 | 申请日: | 201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9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冯东升;吴汉熙;王涛;陈叶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机系统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上海电科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5/458 | 分类号: | H02M5/458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李平 |
地址: | 20006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控 整流 单元 变频 电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测试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可控整流单元的变频电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异步电机额定容量的提高和型式的多样化,鉴于试验条件所限,电机温升试验越来越多的采用叠频试验法进行。在叠频试验电源的选择上,受益于变频技术的愈发成熟,目前多采用变频试验电源。由叠频试验的基本原理可知,在进行试验时,电源需要向被试电机提供等同于U=U1sin(ω1t+θ1)+U2sin(ω2t+θ2)形式的波形,使得被试电机循环工作于电动和发电状态,从而达到温升试验的目的。目前变频电源多采用的结构型式如图1所示,由电网提供的交流电经整流、储能及逆变单元,最终输出所需要的试验电源。在整个电源构成中,整流单元采用二极管不可控整流,核心算法都集中在逆变部分。
这种试验电源系统可以很好的完成异步电机的叠频温升试验,但是由于电机工作在电动-发电状态,随着负载电流的增加,直流母线电压有一个逐渐上升的过程,电机端电压相应逐步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已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控整流单元的变频电源装置。本发明的被试电机在进行叠频试验时,工作在电动-发电状态,所以在发电时产生的能量将对储能电容充电,使得储能电容的端电压升高,虽然在设计母线电容时按照峰值电压计算,允许此现象的存在,但如果直流母线电压能够得到适当的降低,那么将大大减小母线平均电压值,减小储能电容的容量。本发明的主控单元不再仅限于对逆变单元的控制,而是采用整流单元及逆变单元的协调控制。整流单元采用可控硅整流器,主控单元在控制逆变单元的过程中,同时也将控制整流器的输出电压,使得叠频试验过程中变频电源输出保持稳定,并且直流母线电压可以合理的降低,以免给储能电容造成负荷压力。
本发明包括:主控单元、逆变单元、整流单元和储能电容,其特征在于整流单元为可控硅整流器,整流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有储能电容,整流单元经逆变单元与被试电机连接,主控单元的检测端与变频电源输出侧连接,主控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整流单元控制极、逆变单元控制极连接。
本发明的主控单元为一控制可控硅整流单元输出电压及变频电源输出电压的控制板。
本发明的可控硅整流器的容量为10~10000kW。储能电容容量为1mF~1F。逆变单元为三相逆变器,容量为50~10000kW。
本发明处于叠频试验的情况下,输出电压调节至380V、690V等不同的电压等级,施加副频电源后,被试电机端电压会升高,主控单元的输出端与整流单元控制极连接,经主控单元对整流单元的调节,保持输出电源稳定,同时降低直流母线电压峰值,保护储能电容免受冲击,提升试验能力。
本发明的优点是在电机叠频试验时,副频电源的施加导致被试电机端电压升高,主控单元在检测到电机端电压超过额定电压的信号时,会自动调整整流单元输出电压,使得变频电源输出电压降低,达到额定电压值,并保持稳定,同时直流母线电压峰值下降,保护储能电容免受冲击,能提升电源的试验能力,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变频电源的原理框图;
图2本发明的结构原理框图;
图3两种变频电源直流母线上的电压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本发明为使变频试验电源装置用于被试电机的叠频试验中更完善,在保证其试验能力的前提下,提高电源装置的稳定性,并使电源成本的进一步降低。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主控单元不再仅限于逆变单元的控制,而是采用整流、逆变单元的协调控制,并且采集变频电源输出侧电压作为反馈信号,用来控制可控硅整流器。整流单元采用可控硅整流器,可控硅整流器的容量为10~10000kW。逆变单元为三相逆变器,容量为50~10000kW。主控单元在控制逆变单元的过程中,同时也将控制整流器的输出电压,使得变频电源输出在试验过程中保持稳定,同时直流母线电压可以合理的降低,以免给储能电容造成负荷压力。由于反馈信号采集的是输出侧电压,所以可以有很好的稳压效果。主控单元为控制可控硅整流单元输出电压及变频电源输出电压的控制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机系统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上海电科电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机系统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上海电科电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70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钻孔装置
- 下一篇:Ag包覆Ni复合纳米粉体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