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携式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57014.8 | 申请日: | 201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6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许明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3/04 | 分类号: | F16M13/04;H05K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常大军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携式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且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携带机制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的平板计算机因未配置有键盘,因此在尺寸及重量上可满足多数的使用者的需求,以方便使用者携带及使用。如此一来,使用者可于通勤或多种不同的场合中操作平板计算机。为了要可同时托持且操作平板计算机,使用者大多仅能以一手托持平板计算机且以另一手操作平板计算机。然而在单手托持平板计算机的情况下,平板计算机自手中掉落的机率相当地大而可能被敲击或碰撞,使得平板计算机损坏或故障的可能性大增。另外,目前多数的平板计算机在携带或提拿上的便利性并不高,而造成使用者的不便。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同时考虑携带、使用及操作的需求的平板计算机,乃为相关业者努力的课题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其通过转盘及连接模块的配置来提高携带及使用上的便利性。
根据本发明,提出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一本体、一转盘及一连接模块。连接模块包括一第一连接件、一第二连接件、一握持件、一第一弹性带及一第二弹性带。转盘可转动地配置于本体的背面。第一连接件可拆卸地滑设于转盘。第二连接件可拆卸地滑设于转盘。握持件连接于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第一弹性带适于收纳于转盘内。第一弹性带的一端连接于第一连接件,且第一弹性带的另一端连接于转盘。第二弹性带适于收纳于转盘内。第二弹性带的一端连接于第二连接件,且第二弹性带的另一端连接于转盘。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适于自转盘拆卸下,并分别连接于本体的背面或是彼此相互连接。
为了对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A及图1B绘示使用者单手托持根据本发明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本体的示意图;
图2A及图2B绘示使用者提携根据本发明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本体的示意图;
图3A及图3B绘示根据本发明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本体立起时于不同视角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可携式电子装置
110:本体
110a:显示区
110a1、110a2:侧边
110s1:背面
110s2:底面
120:转盘
120a:触控感应区
130:第一连接件
140:第二连接件
150:握持件
160:第一弹性带
170:第二弹性带
181:第一磁性件
182a、182b:第二磁性件
191:第一板体
192:第二板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请参照图1A、图1B、图2A及图2B,图1A及图1B绘示使用者单手托持根据本发明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本体的示意图,且图2A及图2B绘示使用者提携根据本发明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本体的示意图。
可携式电子装置100包括本体110、转盘120及连接模块(说明于下文中)。连接模块包括第一连接件130、第二连接件140、握持件150、第一弹性带160(绘示于图2A及图2B)及第二弹性带170(绘示于图2A及图2B)。此处的本体110可例如是平板计算机。
转盘120可转动地配置于本体110的背面110s1。第一连接件130及第二连接件140可拆卸地滑设于转盘120。握持件150连接于第一连接件130与第二连接件140之间。第一弹性带160适于收纳于转盘120内。第一弹性带160的一端连接于第一连接件130,且第一弹性带160的另一端连接于转盘120。第二弹性带170适于收纳于转盘120内。第二弹性带170的一端连接于第二连接件140,且第二弹性带170的另一端连接于转盘120。第一连接件130与第二连接件140适于自转盘120拆卸下,并分别连接于本体110的背面110s1或是彼此相互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70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