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前耐张线夹快锁式导线用带电作业耐张前端卡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56865.0 | 申请日: | 201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0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王肃;杨立超;刘洪正;孟海磊;郑连勇;刘兴君;汤建红;冯迎春;马玮杰;乔耀华;付以贤;王进;徐元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超高压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陆培华 |
地址: | 25002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耐张线夹快锁式 导线 带电作业 前端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前耐张线夹快锁式导线用带电作业耐张前端卡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超高压输变电行业,利用现有工具带电更换线路绝缘子串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其主要原因是:利用现有的工具更换绝缘子串需要至少两名工作人员配合完成,而且,由于绝缘子的安装位置是一端靠近架线用铁塔,另一端安装远离架线用铁塔,因此,至少有一名工作人员要在完全离开架线铁塔,整个身体悬挂于输电线路上的情况下进行高空作业,作业安全性较低,易发生输电线路断裂,造成人员高坠落伤亡的事故。另外,现有更换工具的耐张前端卡需用现有螺栓螺母固定,操作过程较为繁琐,操作时间较长,而且,在操作过程中,易出现螺母坠落的情况,一方面影响操作进度,另一方面会对铁塔下方的人员构成威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前耐张线夹快锁式导线用带电作业耐张前端卡工具,它可在输电线路上自由移动,能辅助工作人员完成带电更换绝缘子的工作,从而可避免工作人员悬挂于输电线路上高空作业,可从根本上杜绝因输电线路断裂而造成人员坠落伤亡的事故发生。它无须由螺母配合固定,可实现自锁,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且可避免螺母高空坠落伤人的情况。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前耐张线夹快锁式导线用带电作业耐张前端卡工具,包括壳体,壳体内开设内腔,内腔的上部固定安装四根第一缓冲杆,每根第一缓冲杆的第一导向杆伸出壳体外安装行走电机,行走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行走槽轮,行走槽轮位于壳体的前上方;壳体的背部安装导轨和横移驱动丝杠,横移驱动丝杠能相对壳体旋转,导轨上安装横向移动座,横向移动座能沿导轨直线移动,横向移动座上安装横移驱动螺母,横移驱动螺母与横移驱动丝杠螺纹连接,横移驱动丝杠位于横向移动座的内侧,壳体上安装横移驱动电机,横移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横移驱动丝杠的一端连接,横向移动座上安装大齿轮,大齿轮的轴垂直于壳体的背面,壳体上安装小齿轮、变速器和旋转驱动电机,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小齿轮的轴与变速器的输出轴连接,变速器的输入轴与旋转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大齿轮上安装摆臂,摆臂内安装转动杆,转动杆能相对摆臂旋转,摆臂的后端安装调整驱动电机,调整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转动杆的后端连接,转动杆的前端安装翻动铰连座,翻动铰连座位于摆臂外,翻动铰连座与更换绝缘子工具的后端铰接,翻动铰连座上安装翻转驱动电机,翻转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翻动铰连座和更换绝缘子工具的铰连轴连接,更换绝缘子工具上安装锁定机构;更换绝缘子工具由后耐张线夹、前耐张线夹、液压缸和绝缘杆连接构成,后耐张线夹的两端各与一个液压缸铰接,每个液压缸的活塞杆各与一根绝缘杆的一端铰接,两根绝缘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前耐张线夹的两端铰接;前耐张线夹与绝缘杆的具体连接方式是,前耐张线夹由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铰接构成,第一夹板的一端与第二夹板的中部铰接,第二夹板的一端与一根绝缘杆铰接,第二夹板的另一端和第一夹板的另一端分别通过快锁栓与另一根绝缘杆连接;快锁栓由栓体、限位锁舌、推拉杆、下限位块、第一弹簧、限位板、导杆、第二弹簧和上限位块连接构成,栓体内开设空腔,栓体的侧壁上开设透槽,透槽与空腔相通,空腔内安装限位锁舌,限位锁舌与栓体底部铰接,且与透槽对应,限位锁舌上设有拨杆,拨杆上开设条形滑槽;栓体的上端安装导杆,导杆的下端位于空腔内安装下限位块,导杆的上端位于栓体外安装上限位块,导杆的外周活动安活安装限位板、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位于上限位块和限位板之间,第一弹簧位于限位板和栓体之间,下限位块的底部安装推拉杆,推拉杆上安装滑块,滑块与条形滑槽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电力集团公司超高压公司,未经山东电力集团公司超高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68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电网继电保护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锂电池负极制备方法及其锂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