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磷石膏粉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56652.8 | 申请日: | 201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7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姜吉涛;孙海兵;焦延涛;张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8/02 | 分类号: | C04B38/02;C04B28/14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邓建国 |
地址: | 25221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石膏粉 保温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保温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磷石膏粉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磷石膏年排放量近4000万吨。长期以来,由于没有适当的标准来规范企业生产,磷石膏多数被企业当作废渣排放。大量的磷石膏废弃物堆分布在磷肥企业周围,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增加了企业的堆渣费用,而且由于磷石膏中含有五氧化二磷、氟及游离酸等有害物质,长期堆积也会引起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污染。因此,实现磷石膏大规模综合利用、根治磷石膏污染迫在眉睫。而当前我国磷石膏综合利用率不高,且没有利用石膏生产建筑保温材料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建筑磷石膏粉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磷石膏粉保温材料,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如下:
建筑石膏粉 40-50% 水泥 10-15%
粉煤灰 8-13% 发泡剂 1-2%
水 30-40%。
所述建筑石膏粉的细度达到120目以上。
所述粉煤灰细度达到120目以上。
所述水泥的标号为45号以上且细度达到120目以上。
所述发泡剂为体积浓度20%的双氧水。
如上述的建筑磷石膏粉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1)将建筑石膏粉、水泥、粉煤灰置入搅拌机内进行干拌,然后水与发泡剂混合体加入搅拌机内,并搅拌成均匀料浆;(2)将制得所得料浆注入成型磨具中;(3)在成型磨具中脱模养护得到成品。
所述建筑石膏粉在干拌之前先粉磨至不小于120目。
所述水泥采用45号以上水泥且细度达到120目以上。
所述粉煤灰细度达到120目以上。
将固体原料按要求的比例进行掺混、搅拌均匀。将液体原料按要求进行称量,然后倒入固体物料中。液体和固体物料搅拌1分钟后倒入磨具中。
在成型磨具1小时后脱模送入养护室养护5天后,待成品中水分小于5%即为成品
本发明磷石膏保温材料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材料具有容重低、导热系数小、保温隔热性能好、节约能源的特点。
(2)具有防火、隔音、调节空气湿度的功能,克服了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等有机泡沫塑料保温材料作为外墙外保温材料易燃烧和老化、尺寸稳定性能差问题,大幅度提高了保温材料的防火性能,可以通过对外墙外侧保温,增加建筑物的保温隔热效果。
本发明制备方法的有益效果是:
(1)创造出一条废渣磷石膏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有效缓解环保压力,解决了磷复肥企业磷石膏污染的难题,减少工业废渣的存放数量,为磷复肥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产品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2)该磷石膏保温材料不但具有防火功能,而且还具有质轻、憎水、保温、隔热等特点,解决了我国建筑外墙外保温材料防火安全性差的瓶颈问题。(3)实现了工业废渣的建材资源化综合利用,达到了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制备方法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应该说明的是,下述说明仅是为了解释本发明,并不对其内容进行限定。
实施例1:一种以磷石膏、水泥、粉煤灰等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外墙保温板,其特征在于其所用的原料及配方为(按重量百分比计算)
(1)建筑石膏粉 50%
(2)水泥 10%
(3)粉煤灰 8%
(4)双氧水(浓度20%) 2%,
(5)水 30%
实施例2:一种以磷石膏、水泥、粉煤灰等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外墙保温板,其特征在于其所用的原料及配方为(按重量百分比计算)
(1)建筑石膏粉 45%
(2)水泥 12%
(3)粉煤灰 11%
(4)双氧水(浓度20%) 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66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