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运动鞋及其大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256471.5 | 申请日: | 2011-09-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3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吴荣照;吴荣光;熊益清;陈红春;张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荣照 |
| 主分类号: | A43B13/14 | 分类号: | A43B13/14;A43B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王卫东 |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运动鞋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鞋,具体涉及运动鞋及其大底。
背景技术
体育运动,对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调节有十分有益的作用,因此被很多人推崇。足作为下肢的末端环节,主要是通过直接(裸足)或间接(鞋)与外界接触,并发生与外界的相互作用力,从而改变人体的运动状态。根据裸足足底动态压力测试,人体在脚蹬离地面的过程中,前脚掌部是主要的受力和发力部位,第一跖骨至第五跖骨区受到地面的冲击力最大,很容易导致人体前脚掌产生运动疲劳和损伤,因此,如何缓解前脚掌部的运动不适,充分利用脚蹬地时产生的冲击能量,减少运动过程中能量的损耗是运动鞋核心技术研究的重要一环。
对脚蹬地时产生的冲击能量进行有效利用又称为能量回归,运动鞋的能量回归概念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已被众多品牌广泛利用。运动鞋能量回归的原理是:在人体脚部落地缓冲阶段,鞋底会产生弹性形变以储存能量,脚部离地时,该能量会部分地回归给人体。为了减少运动过程中能量的损耗,让运动员能够做到更快、更高、更强,运动鞋的鞋底必须要有足够的能量回归。现有技术中,实现并提高能量回归效率的一般作法是改变鞋底结构以及材料的弹性特征,如Adidas的悬空中底以及Nike的全掌及分掌气囊中底等技术。
同时,近年来耐克公司推出了NIKE FREE系列,提倡将人们的双脚从传统运动鞋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用双脚去控制鞋,让脚跟、拇指、跖骨区受力分布均匀,最大限度地摸拟赤足运动的感觉,领略运动时最真实的感受。
然而,上述悬空中底或气囊中底技术,能量回归的效率不高,并且不能保证足部在运动时能够自由、不受束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运动鞋能量回归的效率不高,并且不能保证足部在运动时能够自由、不受束缚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运动鞋大底,包括一体成型的前脚掌部和后脚跟部,所述前脚掌部的底面上设有多条左右水平设置的凹槽,相邻的所述凹槽之间形成凸棱,所述凸棱内设有若干个密闭腔室。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凸棱的顶面上开有若干凹坑,且大底的顶面紧贴中底使所述凹坑形成所述密闭腔室。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凹槽为五条,沿大底的前后方向依次排列。
在上述方案中,每条所述凸棱内分别设有四个密闭腔室,且四个所述密闭腔室沿左右方向并排设置。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前脚掌部的顶面呈波浪状,且且波峰和波谷分别与所述凹槽和所述凸棱一一相对。
在上述方案中,每条所述凸棱的左、右两端形成左、右支撑块,所述左支撑块的左侧面向右上方倾斜,所述右支撑块的右侧面向左上方倾斜。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左支撑块的左侧面以及所述右支撑块的右侧面上分别设有凹陷部。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凹陷部呈球面状。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有上述运动鞋大底的运动鞋。
本发明,模仿了火箭的分级推进设计,在大底前脚掌部的底面上设有多条左右水平设置的凹槽,相邻的凹槽之间形成凸棱,凸棱内分别设有若干个密闭腔室。多条凹槽可以使大底的前脚掌部随人体脚部前脚掌部保持自然弯曲,不再受鞋底对脚掌部的束缚,从而大大提高了运动鞋的舒适性;同时,当人体穿着具有这种结构的运动鞋运动时,在落地缓冲阶段,密闭腔室以形变形式储存能量,在离地蹬伸阶段,将储存的能量分成四级自后向前逐级释放,回归足部,减少了能量损耗,提高了能量回归的利用效率,让穿着者更加自然舒适,更加快速地运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运动鞋大底脚掌部的底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运动鞋大底脚掌部的顶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运动鞋大底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运动鞋大底,包括一体成型的前脚掌部和后脚跟部,所述前脚掌部的底面上设有多条左右水平设置的凹槽,相邻的所述凹槽之间形成凸棱,所述凸棱内设有若干个密闭腔室。多条凹槽可以使大底的前脚掌部随人体脚部的前脚掌部保持自然弯曲,不再受鞋底对脚掌部的束缚,从而大大提高了运动鞋的舒适性,同时,每条凸棱内的密闭腔室在前脚掌部离开地面时,自后向前依次释放能量,实现了能量回归的分级供给,对前脚掌部进行分级推进,提高了能量回归的利用效率。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出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荣照,未经吴荣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64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