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割草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56139.9 | 申请日: | 201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01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汤贺;张添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佑电器(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34/68 | 分类号: | A01D34/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割草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割草机,尤其是指一种同时带有高度调节装置与压草装置的割草机。
背景技术
英国专利公告第2352956B号揭示了一种割草机,其包括底座11,该底座11上安装有调高装置、压草装置及若干滚轮12,其中调高装置由设于底座11上的档位槽14、安装于底座11的轮轴13及拉簧16组成,压草装置由配合件19与滚筒17组成。所述滚轮12安装于轮轴13上,所述配合件19大致呈三角形,第一端20可旋转地安装于底座11上,第二端与滚筒17相连,第三端具有与轮轴13相连的腰形孔21。
当需调整割草高度时,作业员拨动轮轴13使其进入相应的档位槽14内,弹簧16可确保轮轴13不会脱出相应的档位槽14外。此外,轮轴13在各个档位槽14内上下运动时带动配合件19一起运动,同时轮轴13还在腰形孔21内与配合件19发生相对移动,由于滚筒17通过转轴18与配合件19相连,因此滚筒17在配合件19的带动下也随轮轴13一起运动。
在高度调整过程中,轮轴13的运动轨迹是沿竖直方向上的直线,转轴18的运动轨迹则是以配合件19的一端20为支点旋转的曲线,因此两者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是不相等的,从而可推导出滚轮12底端与滚筒17底端在垂直于地面方向上的间距是变化的,不是恒定不变的。如果滚筒底端逐渐高出滚轮底端,则会影响压草效果;如果滚轮底端逐渐高出滚筒底端,则割草机的机身将产生倾斜,从而将影响正常的割草高度,同时使得作业员无法正常推动割草机。所以,需要一种改进的割草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简单且通用性强的割草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割草机,其包括底座及安装于该底座的调高装置与压草装置,底座设有调节槽,所述调高装置包括穿过该调节槽且可在第一方向上进行高度调节的轮轴,该轮轴上安装有滚轮,压草装置设有供轮轴穿过的通孔,该割草机还具有固定于底座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插槽,所述压草装置与该插槽相配接且可在第一方向上进行位置变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割草机通过设置沿轮轴运动方向即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插槽,使得在调整割草高度时,设于插槽内的压草装置可随轮轴在第一方向上发生同步运动,从而确保滚筒底端与滚轮底端在垂直于地面上的间距始终不变,进而获得准确的割草高度及较好的压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割草机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底座的立体图。
图3是图1中底座、第一调高装置及压草装置的组装图。
图4是图3的分解图。
图5是第一调高装置在底座上处于第一极限位置的正视图。
图6是第一调高装置在底座上处于第二极限位置的正视图。
图7是本发明割草机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8是图7中底座、第二调高装置及压草装置的组装图。
图9是图8的分解图。
图10是第二调高装置与压草装置的组装图。
图11是调节件的立体图。
图12是第二调高装置在底座上处于第一极限位置的正视图。
图13是第二调高装置在底座上处于第二极限位置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割草机包括底座1、覆盖于该底座上的机盖6、安装于底座的刀片7、若干滚轮5、调高装置及压草装置4。图1至图6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中的第一调高装置2为拉簧式调高装置。图7至图13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中的第二调高装置2为连杆式调高装置。第一、第二调高装置、3可选择地安装于底座1,压草装置4既可与第一调高装置2配合使用,也可以与第二调高装置3配合使用。
参图2、8所示,底座1包括自后上方向前下方倾斜延伸的顶壁10、自顶壁10两侧向下延伸的侧壁11、位于两侧壁11前、后端的前侧壁12与后侧壁13。此外,底座1还设有自其顶壁10向下凹陷所形成的收容电机(未图示)的凹槽14及开口向下的圆形腔体15,所述刀片位于该腔体15内。底座1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前、后安装部16、17,用以安装滚轮5(见图1)、调高装置及压草装置4。前、后侧壁12、13均设有前后相邻的第一调节槽121、131与第二调节槽122、132。其中,后侧壁13上还设有与第一调节槽131贯通的插槽133,且第一调节槽131与第二调节槽132之间设有一开口向下的凹口134,该凹口134自底座1底部向上凹陷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佑电器(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天佑电器(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61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