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放电开关驱动电路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256024.X | 申请日: | 2011-09-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5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朱武;丁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力学院 |
| 主分类号: | H03K3/64 | 分类号: | H03K3/6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 |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脉冲 放电 开关 驱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干扰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放电开关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脉冲干扰是最常见的电磁干扰,通常由继电器跳动、高压开关切换、感性负载的通断产生。因此,电子设备必须具有抗脉冲干扰能力,并要求进行强制认证。而获知电子产品抗脉冲干扰能力的唯一途径是通过基于脉冲发生器的试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EFT)抗扰性测试的国家标准是GB/T17626.4,国际标准是IEC61000-4-4。近年由于用电负载产生的脉冲干扰频率的提高,国际电工委员会对IEC61000-4-4的标准进行修改,该标准在原IEC61000-4-4-l995的基础上对试验等级、试验设备、试验配置等作了新的规定,如试验频率原先的2.5kHz取消了,一律取5kHz和100kHz两种等;其主旨在于提高脉冲干扰的频率和能量密度,增强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的重复性和可比性,满足用户模拟客观真实的脉冲干扰的要求。
而现有的脉冲群发生器大多采用先进的半导体器件作为主回路的放电开关,实现产生快速脉冲的目的,脉冲群信号的产生是基于CPU定时器原理。其不足主要表现在:受脉冲群信号产生的原理限制,脉冲宽度不能在10ns数量级上数字可调,进一步提高频率,不能克服高频幅度衰减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现有的脉冲群发生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放电开关驱动电路,在脉冲群信号产生的原理上提出创新,提出采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DDS),以达到提高脉冲频率、脉冲宽度数字可调的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放电开关驱动电路,包括高压源、储能电路、放电开关和信号形成电路和放电开关控制电路,高压源输出给储能电路充电,储能电路通过放电开关连接信号形成电路,放电开关控制电路接放电开关控制端,信号形成电路输出脉冲输出,所述放电开关控制电路依次由频率控制字输入模块、相位累加器模块和波形存储模块串联组成,数字频率合成输出控制信号,整个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开关电路密闭于金属盒内,电路中均采用无感金属膜电阻、无感电容。
所述储能电路由充电电容和限流电阻组成,充电电容和限流电阻串联接高压源的两端。
所述信号形成电路由吸收电容、隔直电容和电阻组成,吸收电容通过放电开关并联在充电电容两端,吸收高次谐波,吸收电容后接由隔直电容和电阻组成RC滤波电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一种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放电开关驱动电路,采用了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DDS),解决传统电快瞬变脉冲发生器输出频率不连续,频率低的问题,使脉冲频率在0.1kHz-1.2MHz范围内数字连续可调。使脉冲宽度不能在10ns数量级上数字可调,进一步提高频率,克服高频幅度衰减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开关电路主回路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开关电路开关控制电路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基本工作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开关电路中波形存储器线阵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开关电路的主回路原理图,有高压源1、储能电路2、放电开关3和信号形成电路4以及脉冲群输出端口连接而成,高压源1给储能电路2充电,通过放电开关连接信号形成电路4,信号形成电路输出脉冲输出。
其中1是可调式直流线性稳压电源。储能电路2由充电电容C1和限流电阻R1组成,充电电容C1和限流电阻R1串联接稳压电源1的两端,充电电容C1是波形发生电路的主电容。R1是充电限流电阻,控制高压电对主电容充电速度,限制回路电流。K是放电开关3,放电开关的控制端连接开关控制电路。电容C2、电阻R2、R3、电容C3组成信号形成电路4,电容C2吸收高次谐波,改善脉冲波形。电阻R2是据顶波形持续时间。电容C3是隔直电容。
放电开关3控制端连接放电开关控制电路,如图2所示,开关控制电路采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DDS)提供研究装置的脉冲信号。
本发明采用ALTERA公司的FLEX10K系列芯片实现的,电子设计工具是采用QUARTUS 6.0软件实现的。在设计中,底层设计使用VHDL语言来实现,顶层设计原理图如图2所示。控制器的顶层设计主要由频率控制字输入模块10、相位累加器模块11、波形存储模块12串联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力学院,未经上海电力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60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