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担载有二氧化钛层的无机非金属矿物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255735.5 | 申请日: | 2011-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2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 发明(设计)人: | 范莉;许晓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世展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世景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范莉 |
| 主分类号: | B01J23/06 | 分类号: | B01J23/06;B01J23/66;A01N59/16;A01P1/00;C09D7/12;C08K9/12;D01F1/10;C09J11/04;A61K8/92;A61K8/29;A61Q19/00;A61Q17/04;C04B14/02;C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余岚 |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徐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载有 氧化 无机 非金属 矿物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复合材料,它包括作为载体的无机非金属矿物和担载在该载体上的纳米二氧化钛层,该层由多个二氧化钛纳米球组成,所述二氧化钛纳米球由多个二氧化钛纳米单颗粒组成。
2.一种复合材料,它包括作为载体的无机非金属矿物、担载在该载体上的纳米二氧化钛层、以及担载在所述纳米二氧化钛层上的一层或多层功能层,所述纳米二氧化钛层由多个二氧化钛纳米球组成,所述二氧化钛纳米球由多个二氧化钛纳米单颗粒组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为载体的无机非金属矿物是耐酸性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作为载体的无机非金属矿物是选自高岭土、云母、滑石粉、硫酸钡、硅藻土、膨润土、蒙脱土、白炭黑、硅灰石、沸石、海泡石、凹凸棒、磁石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为载体的无机非金属矿物的粒径在0.2-100μm的范围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为载体的无机非金属矿物的粒径在1-40μm的范围内。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钛纳米单颗粒的直径尺寸在1-20纳米的范围内,所述二氧化钛纳米球的直径尺寸为所述二氧化钛纳米单颗粒直径尺寸的2-100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钛纳米单颗粒的直径尺寸在2-10纳米的范围内,所述二氧化钛纳米球的直径尺寸为所述二氧化钛纳米单颗粒直径尺寸的5-50倍。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二氧化钛层的担载量为所述无机非金属矿物载体层重量的1-50%。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二氧化钛层的担载量为所述无机非金属矿物载体层重量的5-30%。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二氧化钛层的担载量为所述无机非金属矿物载体层重量的5-20%。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层的担载量为所述无机非金属矿物载体层重量的0.1-20%。
13.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二氧化钛层牢固地担载于所述无机非金属矿物载体层之上。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二氧化钛层的牢固担载可用以下方法证实:将1克复合材料用20克乙醇配制成5%的混悬液,用转速为10000转/分的高速分散均质机分散4小时,再用乙醇将混悬液的浓度稀释为0.05%,取0.02ml稀释液作为样本,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选择颗粒明显、均匀且集中的区域,分别以5,000倍和20,000倍的放大倍率拍摄电镜照片,从所得的各张电镜照片可见,所述复合材料经高速分散均质机分散后,均未出现游离的二氧化钛纳米球。
1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层选自紫外线屏蔽防护层、阻燃层、光催化增强层、抗菌层或光催化抗菌增强层。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屏蔽防护层包含选自氧化硅、水合氧化硅、氧化铝、水合氧化铝、氧化锆的一种或多种氧化物。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层包含氢氧化镁。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催化增强层包含氧化锌。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层包含银盐。
2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催化抗菌增强层包含氧化锌和银盐。
21.如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银盐选自氯化银或磷酸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世展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世景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范莉,未经上海世展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世景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范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573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冷却装置的万能粉碎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不对称V型高效混料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