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雨伞擦水机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255420.0 | 申请日: | 2011-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8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王子旸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勇 |
| 主分类号: | F26B5/14 | 分类号: | F26B5/14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胡东升 |
| 地址: | 230069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雨伞 擦水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雨伞擦水机。
背景技术:
一到下雨天出行,人们习惯将湿淋淋的雨伞放进塑料袋中。很多超市,商场等更是专门有工作人员分发塑料袋。这种方法不仅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更是造成了大量的白色污染,给我们的生存环境带来严重威胁。更有自从2008年6月起实施禁塑令后,薄塑料袋严禁免费使用,解决雨天的湿雨伞问题更是迫在眉睫。虽然当今已出现了一些雨伞除水器,但仍存在效率低,使用繁琐,耗能高,效果不好,带来二次污染等问题。专利申请号为201110033518.1的一种雨伞去水机采用旋转的去水刷辊来除去雨伞表面的雨水,去水刷辊的旋转会对雨伞旋转产生一定的影响;采用除水挡板或装置和旋转的去水刷辊的表面接触碰撞,会产生噪声,增大能耗。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雨伞擦水机,适用范围广,运动平稳且去水效果好,能耗较小。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雨伞擦水机,包括:
机架以及设于所述机架后端的雨伞支撑架,在所述雨伞支撑架的上端设有伞杆夹持机构,在所述机架前端设有雨伞擦水机构,其特征是所述雨伞擦水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呈前后布置的两个转动轮和设置在所述两个转动轮上的环状擦水带,所述环状擦水带的一端处于雨伞伞面的顶部,另一端延伸至雨伞伞面的边缘,雨伞的伞面与环状擦水带的表面贴合。
本发明的结构特点也在于:
所述环状擦水带或者是直接支撑在所述两个转动轮上,或者是安装在与由两个转动轮驱动的传动带上,或者是安装在由两个转动轮驱动的传动链上。
所述的两个转动轮中至少一个为主动轮,在所述机架上设置挤水辊,所述挤水辊的轴线与所述主动轮的轴线平行并且所述环状擦水带在主动轮和挤水辊间穿过被带动和挤压去水。
所述的两个转动轮均为从动轮,在所述机架上设置一对挤水辊,所述一对挤水辊中至少一个为驱动辊,所述环状擦水带在所述一对挤水辊间穿过并被带动和挤压去水。
在所述环状擦水带的内侧、两个转动轮之间设置有张紧轮,且所述张紧轮与所述机架间通过弹簧连接,张紧轮弹性地抵压着环状擦水带。
在所述机架的下方设置有蓄水槽。
所述环状擦水带的表面由塑料纤维、动物毛、无纺布、布条、布绳、超细纤维或海绵吸水材料制成。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采用在雨伞撑开的状态下直接去水的方式,对雨伞的限制小,适应的范围广,无论是折叠伞还是直柄伞均适用;无论是有尖头的伞还是无尖头的伞均适用。
2、采用连续循环工作的环状擦水带擦干雨伞上雨水的去水方式,环状擦水带可以不停机工作,无需反复的停机和开机,保证了雨伞去水的高效率,减少了雨伞去水的时间。
3、采用环状擦水带擦干雨伞的方式,环状擦水带的运动对雨伞的旋转影响较小,运动平稳,去水效果好。
4、采用挤水辊除去环状擦水带上吸湿的雨水,没有碰撞及噪声,去水效果好,能耗较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中未示意出雨伞)。
图中标号:1机架,2支撑架,3夹持机构,4转动轮,5环状擦水带,6挤水辊,7张紧轮,8蓄水槽。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雨伞擦水机,包括:
机架1以及设于机架1后端的雨伞支撑架2,在雨伞支撑架2的上端设有伞杆夹持机构3,在机架前端设有雨伞擦水机构,雨伞擦水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呈前后布置的两个转动轮4和设置在两个转动轮上的环状擦水带5,环状擦水带5的一端处于雨伞伞面的顶部,另一端延伸至雨伞伞面的边缘,使得雨伞的伞面与环状擦水带的表面贴合。
具体设置中,环状擦水带5可以是直接由两个转动轮4带动转动,可以是安装在与由两个转动轮驱动的传动带上,也可以是安装在由两个转动轮驱动的传动链上。
关于两个转动轮的设置,两个转动轮4中至少一个为主动轮,在机架上设置挤水辊6,挤水辊6的轴线与主动轮的轴线平行并且环状擦水带5在主动轮和挤水辊间穿过被带动和挤压去水。或者,如图2所示,两个转动轮4均为从动轮,在机架1上设置一对挤水辊,一对挤水辊中至少一个为驱动辊,环状擦水带5在一对挤水辊间穿过并被带动和挤压去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勇,未经王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54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