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卧式螺旋推进式超声冷却结晶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55150.3 | 申请日: | 201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6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07 |
发明(设计)人: | 苏健裕;沈会平;李琳;石磊;李冰;陈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9/02 | 分类号: | B01D9/02;B01J19/1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式 螺旋 推进 超声 冷却 结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晶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卧式螺旋推进式超声冷却结晶机及其在梅片树精油中提纯天然右旋龙脑中的应用,属于中药制药技术及设备。
背景技术
高沸点物质由液态转为固态常常需要在一个容器中降温固化成块状,即物料的冷却结晶。物料的冷却结晶是医药、化工、食品等行业十分重要的单元操作,结晶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目前,我国生产采取的冷却结晶方法有很多。传统常用的结晶设备是釜式结晶器,这种设备是在一个带搅拌的釜体外加冷却夹套来对物料进行冷却结晶。但是在实际生产中这种结晶器存在如下难以克服的弊病:(1)由于异质形核所需的能量要低于均质形核,使得晶核优先在釜壁形成,随着晶核生长,晶状物首先结晶在釜壁。高热液体与夹套之间存在温度差,导致晶核快速生长,严重时可在釜壁上形成厚厚的晶状物,降低了壁外与溶液的温度差,同时大大影响传热效率。通过机械搅拌方法来减少釜壁上晶状物结壁的问题,但在很多状况下结晶也受到搅拌转速的限制,搅拌转速过快,会使晶粒粒径大大降低,影响下一步的过滤洗涤操作,而对于希望获得较大晶粒的场合,更是不合适。另外搅拌桨一般难以做到刮壁搅拌,附着在釜壁上的晶粒无法刮下,从而继续影响结晶。(2)由于温度场的分布不均匀,而普通结晶釜往往靠近外部冷却釜壁结晶效果较好,靠近釜中心的物料结晶很慢,异质形核和均质形核的作用效果不一致,导致晶粒不均匀。(3)对于在釜内加入冷却盘管的结晶釜,虽可大大提高冷却面积,但由于冷却盘管是静止的,结晶时先在静止盘管外形成晶状物,严重影响传热效果。另外加入盘管后会大大影响结晶釜的搅拌效果,更不可能做到刮壁搅拌。随着釜壁上和盘管上形成较多晶状物后,传热效果更差。(4)结晶釜底部多为标准椭圆封头,因而对于物料浓度较高,结晶固体较多的结晶釜,往往排料不彻底,部分结晶固体会残留在釜内,影响产量和能耗。
天然右旋龙脑,原产于印尼的苏门答腊群岛,是从龙脑香的树干经水蒸汽蒸馏的结晶产物。其气清香、味苦、辛凉,有通诸窍、散郁火、消肿止痛、消热解毒、去翳明目、开窍醒神、化腐生肌、抗癌治癌等药用功能 ,是一种名贵珍稀药材和高级香料。它不含对人体有害的异龙脑,其药用效果远远优于合成冰片和天然左旋龙脑,因此广泛应用于医药、香料、化妆品、食品工业上。
目前国内天然右旋龙脑的生产规模小,设备落后,大多还处在中试阶段,其生产现状已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以鲜樟枝叶为例,现有技术中天然右旋龙脑制取工艺如下:将鲜樟枝叶用水蒸气蒸馏,然后进行油水分离,冷冻、离心处理,得液相和固相,固相经升华、冷却制得天然右旋龙脑产品,液相经提取龙脑馏分,冷却后得到其他馏分。该方法还是一种冷却结晶的方法,落后的生产工艺更不能适应现代化工业生产,尤其是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保意识的增强,国际国内的一些高档化妆品、药品、食品、香精香料对天然右旋龙脑的需求与日俱增,这就更使得天然右旋龙脑工业化生产迫在眉睫。但是大部分冷却结晶设备为间隙操作,不适合大批量连续生产的场合,为了适应大批量连续作业的生产工艺,急需研究一种卧式螺旋推进式超声冷却结晶机,用于天然右旋龙脑的大规模地连续冷却结晶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的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应大批量连续作业的卧式螺旋推进式超声冷却结晶机。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51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