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转式压缩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54927.4 | 申请日: | 201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4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屈汉斌;郝华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02 | 分类号: | F04C29/02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王顕 |
地址: | 30040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压缩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旋转式压缩机。
背景技术
适用于空调机等的旋转式压缩机通常在与电动结构部结合的曲轴上偏心结合压缩结构部的旋转活塞,旋转活塞在圆形气缸的压缩空间内进行旋转运动,从而吸入、压缩和排出制冷剂。
现有的旋转式压缩机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电动结构部包括:定子2、转子3和曲轴4。定子2和转子3设置在机壳1的内部,转子3的中心压入安装在曲轴4上,曲轴4的下部设置吸入、压缩制冷气体的压缩结构部。所述的压缩结构部包括:固定设置在机壳1内周面的圆形气缸5;紧贴在气缸5的上、下两侧面同时曲轴4贯通其中而被支撑的上轴承6A和下轴承6B;设置在曲轴4的偏心部4A上,在曲轴4的作用下在气缸5内偏心旋转的滚环7;一端压接在滚环7的外周面上,另一端与挡板弹簧(图中未示)相接触,且在滚环7进行旋转运动时做直线运动而把气缸5划分为吸气空间和压缩空间的挡板11以及设置在机壳1的一侧且连接在气缸5的吸入口上的气液分离器10。
上述现有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工作过程如下:
给定子2供电,使转子3在定子2的内部转动,与此同时曲轴4转动而使滚环7在气缸5内偏心旋转,随着滚环7的偏心旋转,制冷剂被吸入到气缸5的吸气空间,并持续压缩到一定压力,当气缸5的压缩空间内的压力超过临界压力时,安装在上轴承6A的排气口上的排气阀门8开启,压缩气体从压缩空间排至机壳1内,排出的气体通过机壳1和定子2之间的缝隙或定子2与转子3之间的缝隙进入到旋转式压缩机的上部,然后经过气体排油管DP排出到循环冷冻系统。
但是,现有的旋转式压缩机,尤其是变频压缩机在高频工作时,因为下部气压较大,导致回油困难,致使油面较低,挡板与气缸挡板槽间润滑油缺乏,尤其在高速运转状态下情况更加严重,长期运行时挡板磨损严重,输入功和泄露也随之增加,EER降低。导致气缸缺油,不能使其正常运行,造成压缩机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提高回油效果、保证挡板润滑效果和油密封的回油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包括电动结构部和压缩结构部,所述的压缩结构部包括圆形气缸,紧贴在气缸的上、下两侧面同时曲轴贯通其中而被支撑的上轴承和下轴承,所述的曲轴将油池内的润滑油带到上端进行各部的润滑和油密封,所述的压缩机还设置有抽油装置,所述的抽油装置包括与控制部可控连接的抽油泵和节流阀,其吸油管的吸入口位于压缩机定子的上沿,其排油管位于油池上方。
优选地,所述的吸油管的吸入口位于压缩机定子的上沿回油隙处,回油隙处油的积聚量大,抽油效果明显。
优选地,所述的抽油装置包括多个吸入口,其沿定子上沿环周设置,多个吸入口同时吸油,更是加强其回油效果。
其中,所述的抽油装置固定设置在压缩机的外壳上或者由支架与压缩机相分离地固定设置在其一侧,当然,采用小型的抽油泵将其设置在压缩机内部,其固定设置在压缩机内壁上或者由另外的支架固定支撑,将其设置在内部可以在不增加压缩机外部零件和整体体积的情况下,通过内设通孔和管路,利用抽油泵提高其会有效果。
优选地,所述的压缩机壳体的内表面间隔、平行地设置有多个沿其轴向延伸的回油槽,所述的回油槽为半圆形凹槽,利用多个遍布的回油槽可以提高压缩机不借助外侧抽油装置自身的回油效果。
压缩机在运行中润滑油沿曲轴孔不断被带到上端,在压缩机的壳体内壁上增设多个导油槽,增加回油通路,能有效缓解高频工作时的回油问题,在压缩机外部设置单独的抽油装置,利用抽油泵将积聚在定子上部无法正常回流的油直接抽至油池,能在高频下保证压缩机内的回油效果,突破回油问题给压缩机高频运行的瓶颈,使压缩机高频下仍能正常运行,并保证挡板与挡板槽之间的润滑和密封效果,有效降低摩擦,是提高EER的重要途径。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旋转式压缩机的纵向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的旋转式压缩机的纵向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的压缩机定子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压缩机壳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压缩机壳体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旋转式压缩机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49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实用尼龙三通快插接头
- 下一篇:导风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