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件输送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拉片组装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54734.9 | 申请日: | 201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0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张田;魏开铧;叶声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3/00 | 分类号: | B21D43/00;B21D39/00;B21D53/5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 35213 | 代理人: | 方传榜 |
地址: | 362246 福建省泉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输送 装置 使用 组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件输送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拉片组装机。
背景技术
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拉片的立体分解图,该拉片40包括一连接件42及一拉手44。该拉手44的顶部设有一开口442,该连接件42的一端收容在该开口442内。组装该拉片40时,先手工将该连接件42放置到该开口442内,然后再手工利用夹具铆合该开口442。因此,该拉片40的生产效率很低。为此,有人专门设计了一种自动组装该拉片40的机台,如2009年7月22日授权公告的第200820147524.3号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即揭示了一种拉片自动组合机。该拉片自动组合机包括一提供该拉手44的拉片供料机构、一提供该连接件42的三角圈供料机构及一对该拉手44进行铆压的铆压机构。该三角圈供料机构用于将该连接件42挂接到该拉手44上。
然而,由于该连接件42的体积小、重量轻,该连接件42在输送时容易发生摆动,这就使该三角圈供料机构不能准确地将该连接件42放置到该拉手44的开口442内。另外,由于该开口442尺寸较小,该三角圈供料机构同样不能够准确地将该连接件42放置到该开口442内。在实际生产中,必须要有一名操作人员监控该拉片自动组合机的工作过程,一旦出现该连接件42供料不准确导致停机时,操作人员能够及时排除故障,恢复生产。因此,该拉片自动组合机的生产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生产效率较高的连接件输送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拉片组装机。
一种连接件输送装置,包括连接件排列机构,该连接件排列机构用于对连接件进行排序及定向,还包括连接件导向机构,该连接件导向机构用于收容并输送该连接件,该连接件导向机构包括可往复移动的导向块及可往复移动的封口件,该导向块邻接在该连接件排列机构的末端,该导向块上设有收容从该连接件排列机构输出的连接件的导向孔,该封口件可相对该导向块移动,用于开启或闭合该导向孔。
一种拉片组装机,包括连接件输送装置、拉手输送装置及铆压装置,连接件输送装置包括连接件排列机构,该连接件排列机构用于对连接件进行排序及定向,还包括连接件导向机构,该连接件导向机构用于收容并输送该连接件,该连接件导向机构包括可往复移动的导向块及可往复移动的封口件,该导向块邻接在该连接件排列机构的末端,该导向块上设有收容从该连接件排列机构输出的连接件的导向孔,该封口件可相对该导向块移动,用于开启或闭合该导向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该导向块邻接在该连接件排列机构的末端,因此,从该连接件排列机构输送的连接件能够准确地掉入该导向块的导向孔内并被该封口件挡止住,同时在该导向孔内调整好预定的方位。然后,该导向块往移动到该拉手的开口上方,该封口件开启该导向孔,该连接件能够准确地掉入该拉手的开口内,从而使该连接件输送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拉片组装机具有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拉片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连接件输送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连接件输送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沿图3中A-A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拉片组装机的立体图。
图6是图5所示拉片组装机中拉手输送滑道和分料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拉片组装机 100 滑槽 1466
连接件输送装置 10 弹簧 148
连接件排列机构 12 拉手输送装置 20
输送块 122 拉手输送滑道 22
连接件输送滑道 1222 分料机构 24
抵接面 1224 挡块 242
挡针 124 压紧组件 244
连接件导向机构 14 压块 2442
导向块 142 顶出件 246
导向孔 1422 顶块 246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47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