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站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54493.8 | 申请日: | 201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80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刘若鹏;季春霖;岳玉涛;洪运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5/00 | 分类号: | H01Q15/00;H01Q15/02;H01Q19/06;H01Q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站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通信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站天线。
背景技术
基站天线是保证移动通信终端实现无线接入的重要设备。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基站的分布越来越密集,对基站天线的方向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避免相互干扰,让电磁波传播的更远。
一般,我们用半功率角来表示基站天线的方向性。功率方向图中,在包含主瓣最大辐射方向的某一平面内,把相对最大辐射方向功率通量密度下降到一半处(或小于最大值3dB)的两点之间的夹角称为半功率角。场强方向图中,在包含主瓣最大辐射方向的某一平面内,把相对最大辐射方向场强下降到0.707倍处的夹角也称为半功率角。半功率角亦称半功率带宽。半功率带宽包括水平面半功率带宽和垂直面半功率带宽。而基站天线的电磁波的传播距离是由垂直面半功率带宽决定的。垂直面半功率带宽越小,基站天线的增益越大,电磁波的传播距离就越远,反之,基站天线的增益就越小,电磁波的传播距离也就越近。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半功率带宽小、方向性好的基站天线。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站天线,包括具有多个振子的天线模块及对应这些振子设置的超材料模块,所述超材料模块包括至少一个超材料片层,每个超材料片层上形成多个相互平行的折射率直线;以其中一折射率直线为分界线,每个超材料片层上于所述分界线的两侧由若干相邻的折射率直线形成一个折射率分布区;每个折射率分布区内的同一折射率直线上各点的折射率均相同,随着折射率直线离所述分界线的距离的增大,各个折射率直线的折射率减小且减小量增大;各个折射率分布区内离所述分界线的距离最近的折射率直线的折射率和离所述分界线的距离最远的折射率直线的折射率均分别相等。
优选地,以每个超材料片层的所述分界线为x轴、所述分界线上的一点为原点O、垂直于x轴且通过原点O的直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O-xy,则坐标为y的折射率直线的折射率:
式中,l为振子到所述超材料片层的距离;λ为入射电磁波的波长;d为所向距离更远的方向变化的序号,flor是向下取整函数。
优选地,每个超材料片层由多个超材料单元排列而成;在每个超材料片层上作多个相互平行的直线,让所述超材料片层的各个超材料单元分别位于这些直线上;以其中一直线为分界线而将所述超材料片层的各个超材料单元分隔在所述分界线的两侧,由位于所述分界线一侧的若干相邻直线上的超材料单元形成一个所述折射率分布区;每个超材料片层的各个超材料单元上附着有拓扑形状相同的人工微结构,让位于每个折射率分布区内的同一直线的各个超材料单元上排布的所述人工微结构的几何尺寸均相同,随着直线离所述分界线的距离的增大,位于各个直线的超材料单元上排布的所述人工微结构的几何尺寸减小,而各个折射率分布区内位于离所述分界线最近的直线的各个超材料单元上排布的所述人工微结构的几何尺寸均相等、位于离所述分界线最远的直线的各个超材料单元上排布的所述人工微结构的几何尺寸均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44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