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压调节输液袋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54257.6 | 申请日: | 201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9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宋战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战华 |
主分类号: | A61J1/10 | 分类号: | A61J1/10;A61J1/14;A61M5/155;A61M5/168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胡根良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压 调节 输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具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加压调节输液袋。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医用输液器是由输液袋或输液瓶悬挂在支架上,进气针连接进气管,在常压下靠液体重力为动力,使空气从进气管、进气针进入输液瓶,生成气泡穿透液体出液面,在液面与瓶底的空间集结产生气压,从输液针中输出。但是这样的结构是靠液体重力作为动力的,同时利用大气压强,其动力小;由于需要高挂输液袋,患者的活动就需要受到严格的限制;药瓶中由于需要不断地补充空气,于是利用进气管相通与空气,在不断充入空气的同时,药液也受到了污染;最重要的一点是,由于不能精确的地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当输液速度过快时,很容易使患者中毒,更严重时会导致水肿和心力衰竭,过慢则可能发生药量不够或无谓地延长输液时间,使治疗受影响并给患者和护理工作增加不必要的负担。现有的与输液袋相连接的手动夹子调节输液速度,不仅不精确,且不易控制,工作量大,不适合使用,若采用电脑来控制输液速度,设备的成本高,且占地方,很难普及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针对现有输液袋输液速度和输液量不易控制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加压调节输液袋,能够避免空气对药液的污染,提供充足的动力,精确调节输液的速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压调节输液袋,包括袋体,袋体底部连接输液管,其特征在于:袋体顶部设有与袋体内 部相通并与袋体一体结构的气压调节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气压调节机构包括与袋体一体的高压气囊,高压气囊一侧设有出气管,高压气囊上方设有与袋体旋接的调节旋钮,调节旋钮的一端抵压在高压气囊上,通过旋转调节旋钮,调节旋钮挤压高压气囊的力度不同,高压气囊的出气速度和流量也不相同,从而可以控制输液袋的输液速度和流量。
进一步的,袋体上对应调节旋钮设有一刻度尺,使输液者能够通过观察调节旋钮相对刻度尺的位置,以便能比较精确地控制气体的流速。
进一步的,所述的气压调节机构的另一种结构,包括与袋体一体的高压气囊,高压气囊底部设有出气管,在高压气囊的顶部旋接一螺杆,螺杆前端呈锥形并与出气管的尾部衔接。
进一步的,所述螺杆外周标有刻度,通过观察螺杆上刻度的变化,能够知道螺杆进入高压气囊的具体长度,以便控制气体的流速。
进一步的,所述螺杆与高压气囊的旋接处设有密封圈,防止气体泄漏。
作为优选的,所述出气管外形为锥形,出气管的锥部与高压气囊密封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通过高压气囊的加压为输液袋提供动力,避免了因药液与空气的直接接触,而导致药液受到污染;高压气囊与输液袋设计为一体结构,不仅节省了成本,且拿取方便,无需高挂输液;高压输液动力足,能够精确控制气体的流量,从而精确控制液体留入人体的速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气压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气压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加压调节输液袋,包括袋体1,袋体1底部连接输液管11,袋体1顶部设有与袋体1一体的高压气囊2,高压气囊2一侧设有出气管21,所述的出气管21外形为锥形,出气管21的锥部与高压气囊2密封连接,出气管21的锥部可采用内径为2mm~5mm的规格,尤其是2mm~3mm规格的可以实现,高压气囊2上方设有与袋体1旋接的调节旋钮3,调节旋钮3的一端抵压在高压气囊2上,通过旋转调节旋钮3,调节旋钮3挤压高压气囊的力度不同,高压气囊2的出气速度和流量也不相同,从而可以控制输液袋的输液速度和流量,袋体1上对应调节旋钮3设有一刻度尺31,使输液者能够通过观察调节旋钮3相对刻度尺31的位置,以便能比较精确地控制气体的流速,方便实用,高压气囊2内的气体量应根据输液袋2内的药液量来确定,不能超量。
实施例二:
如图3、图4所示,一种加压调节输液袋,包括包括袋体1,袋体1底部连接输液管11,袋体1顶部设有与袋体1一体的高压气囊2,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在实施例二中,高压气囊2底部设有出气管21,在高压气囊2的顶部旋接一螺杆5,螺杆5与高压气囊2的旋接处设有密封圈51,防止气体泄漏,螺杆5前端呈锥形并与出气21管的尾部衔接,出气管21的锥部可采用内径为2mm~5mm的规格,尤其是2mm~3mm规格的可以实现。螺杆5外周标有刻度,通过观察螺杆5上刻度的变化,能够知道螺杆5进入高压气囊2的具体长度,以便控制气体的流速,从而精确控制液体留入人体的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战华,未经宋战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42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伤口清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保健取暖功能的红外线烧烤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