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拉丝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53694.6 | 申请日: | 201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30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姜利湘;谢红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利湘 |
主分类号: | B21C1/04 | 分类号: | B21C1/04;B21C1/12 |
代理公司: | 广东中亿律师事务所 44277 | 代理人: | 魏永才 |
地址: | 5284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丝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一些粗金属线拉伸成细金属线的拉丝机。
背景技术
当前线材拉丝行业发展迅速,对生产设备的适用范围,集约化,低能耗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国内普通中拉机是单头,设备生产效率低且需要较大的厂房空间安装,能耗高,企业购置设备的成本高,操作人力支出大。也有少数专用多头中拉机,但专用性太强,不能进行普通的多种类线材的生产,无法满足广大客户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设备成本低、占地面积小、能耗低、拉丝均匀的拉丝机。
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拉丝机,包括若干个放线装置、位于放线装置后的拉丝装置和位于拉丝装置后的收线装置,所述放线装置包括固定在地面的底座,底座上安装有立杆,立杆的顶部安装有线轮;所述拉丝装置包括若干个用于缠绕金属线的拉丝轮,相邻的两个拉丝轮间设有若干挤压模,若干个拉丝轮通过齿轮传动,并与主电机传动连接。
其中,所述立杆的下部粗于上部。
其中,所述线轮下方设有滤线架,滤线架由底部圆环以及焊接在圆环上的侧杆构成,整体呈锥状。
其中,所述拉丝装置与收线装置间设有超声波清洗机,所述超声波清洗机包括上下两组清洗池。
其中,所述超声波清洗机与收线装置间设有张力控制器,所述张力控制器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气缸,气缸的活动端连接有摆杆,摆杆的自由端安装有滚轮一,机架的上端设有滚轮二和滚轮三。
其中,所述滚轮一、滚轮二和滚轮三分别设有四组,每组设有独立的张力控制器。
其中,所述收线装置主要由排线器和收线筒构成。
其中,所述放线装置为四组,拉丝轮上设有四个滚线槽,相邻的两个拉丝轮间的挤压模为四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线束放在放线装置的底座上,然后往上拉线,让金属线跨过立杆顶部的线轮,接着让金属线缠绕拉丝轮,再穿过挤压模,启动主电机,金属线就会缓缓地前进,最后由收线装置将经过拉伸的金属线收集起来,整个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高。而且,线束上的金属线被拉到高位才进入拉丝装置,这样可防止金属线从线束拉出来时缠绕在一起,让金属线顺畅地进入拉丝装置,保证拉丝质量;另外,由于拉丝轮是通过齿轮传动连接后才接主电机,这样就可保证拉丝轮在转动的过程中具有均匀的速度,保证金属线均匀地从挤压膜中伸出,进一步保证拉丝的质量。还有,本发明可设置多个放线装置,同时由多个挤压模进行挤压,最后由收线装置将不同的金属线收集起来,本发明一次可拉伸多条金属线,设备占地面积小、能耗低、成本低而且结构紧凑。
附图说明下
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A处放大图;
图4是图2的B处放大图;
图5是图2的C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拉丝机,包括四个放线装置1、位于放线装置1后的拉丝装置2和位于拉丝装置2后的收线装置9,所述放线装置1包括固定在地面的底座10,底座10上安装有立杆11,立杆11的顶部安装有线轮12;所述拉丝装置2包括若干个用于缠绕金属线的拉丝轮4,相邻的两个拉丝轮4间设有四个挤压模13,若干个拉丝轮4通过齿轮14传动,并与主电机3传动连接。其中,拉丝轮4上设有四个滚线槽27。将线束放在放线装置1的底座10上,然后往上拉线,让金属线跨过立杆11顶部的线轮12,接着让金属线缠绕拉丝轮4,再穿过挤压模13,启动主电机3,金属线就会缓缓地前进,最后由收线装置9将经过拉伸的金属线收集起来,整个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高。而且,线束上的金属线被拉到高位才进入拉丝装置2,这样可防止金属线从线束拉出来时缠绕在一起,让金属线顺畅地进入拉丝装置2,保证拉丝质量,而且本放线装置1可容纳大形线束;另外,由于拉丝轮4是通过齿轮14传动连接后才接主电机,这样就可保证拉丝轮在转动的过程中具有精确的延伸速比,保证金属线均匀地从挤压膜13中伸出,进一步保证拉丝的质量。还有,本发明可设置多个放线装置1,同时由多个挤压模13进行挤压,最后由收线装置9将不同的金属线收集起来,本发明一次可拉伸多条金属线,设备占地面积小、能耗低、成本低而且结构紧凑。
其中,所述立杆11的下部粗于上部,金属线从线束拉出时就不会重叠缠绕在一起,进一步保证金属线顺畅地进入拉丝装置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利湘,未经姜利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36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