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抽油烟机及其龙卷风产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53595.8 | 申请日: | 201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4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K·艾登;施罗特曼·彼得;杨磊;博建安·克里斯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46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油烟机 及其 龙卷风 产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抽油烟机领域。
【背景技术】
吸油烟机又称抽油烟机,是一种净化厨房环境的厨房电器。它安装在厨房内炉灶的上方,能将炉灶燃烧的废物和烹饪过程中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油烟迅速抽走,排出室外,减少室内污染,净化室内空气,并有防毒、防爆的安全保障作用。
如何减少油烟逃逸,进而提升油烟吸除效果,一直以来都是本领域一个广受关注的技术难题,其直接关乎抽油烟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针对上述技术难题,现有技术中已出现了各种解决方案:如,加装阻挡油烟逃逸的帘子;再如,提高风机系统功率等。但是,这些现有的解决方案或是效果不理想,或是会带来噪音加大、耗能增加等新的问题,均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上述技术难题。
除非有充足的证据支持,否则这里所述的现有技术并不意味着承认这些现有技术在本申请的申请日之前为本发明所涉及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公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显著减少油烟逃逸,进而提升油烟吸除效果的抽油烟机技术解决方案。
本发明提出的抽油烟机包括风机系统及与该风机系统相连通的进风口,还包括龙卷风产生装置,用于与所述风机系统共同引导气流的流向,进而产生流向所述进风口的龙卷风气流;所述龙卷风产生装置包括空心柱体部和第一气流喷射部;所述第一气流喷射部,用于向所述空心柱体部的内壁喷射气流。这样,由于可以产生龙卷风气流,使抽油烟机对油烟的吸力显著增加,从而可减少油烟逃逸,提升油烟吸除效果。此外,由于可以产生龙卷风效果,从而可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选的,所述空心柱体部是底面为圆环的柱体。
可选的,所述空心柱体部的高度h不大于0.6m。这一取值范围是申请人通过大量的试验获得的,采取该取值范围时,龙卷风气流效果较佳。
可选的,所述圆环的内圆半径r不大于0.5m。这一取值范围是申请人通过大量的试验获得的,采取该取值范围时,龙卷风气流效果较佳。
可选的,所述圆环的厚度t不大于0.3m。这一取值范围是申请人通过大量的试验获得的,采取该取值范围时,龙卷风气流效果较佳。
可选的,所述第一气流喷射部喷射气流的方向,与相邻的空心柱体部的内壁相切。这样,龙卷风气流效果较佳。
可选的,所述第一气流喷射部喷射气流的方向,与所述空心柱体部的纵向延伸方向相垂直。这样,龙卷风气流效果较佳。
可选的,所述第一气流喷射部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均匀分布于所述空心柱体部的内壁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气流喷射部的数量为四个。
可选的,所述龙卷风产生装置还包括第二气流喷射部;所述第二气流喷射部,用于喷射气流,进而在所述空心柱体部的上底面与所述进风口的边沿之间形成气帘。申请人通过大量的试验发现,所述空心柱体部的上底面与所述进风口的边沿区域之间,间隔一段距离比直接接触,龙卷风气流效果更好。进一步地,在所述空心柱体部的上底面与所述进风口的边沿区域之间间隔一段距离的情况下,设置第二气流喷射部,进而形成所述气帘,避免气流从所述空心柱体部的上底面与所述进风口的边沿区域之间的间隔区域流入,进而提升龙卷风气流效果。
可选的,所述第二气流喷射部的底端与所述空心柱体部的上底面相连接;所述第二气流喷射部的顶端连接于所述进风口的边沿。
可选的,所述第二气流喷射部的数量为至少三个且不多于十二个,且均匀分布于所述空心柱体部的上底面之上,所述各第二气流喷射部的顶端环绕所述进风口设置。
可选的,所述第二气流喷射部的数量为四个。
可选的,所述各第二气流喷射部喷射的气流的方向,均为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指向相邻的第二气流喷射部。所述各第二气流喷射部喷射的气流的方向相同,有助于减少噪音。
可选的,所述第一气流喷射部和第二气流喷射部所喷射的气流在水平方向上的走向相同,均为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这样,有助于减少噪音,进一步提升龙卷风气流效果。
可选的,所述龙卷风产生装置还包括第三气流喷射部;所述第三气流喷射部,用于喷射气流,进而在所述空心柱体部的下底面与灶具面板之间形成气帘。这样,既有助于防止龙卷风气流遭受来自外部的影响,也有助将洁净空气与油烟隔开,提升油烟吸除效率。
可选的,所述第三气流喷射部设置于所述空心柱体部的下底面上。
可选的,所述第三气流喷射部与所述空心柱体部采用一体成形结构;所述第一气流喷射部与所述第三气流喷射部采用同一供气系统供气。这样,有助于提升制造效率,节省制造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未经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35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