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体收容容器、液体喷射系统、以及液体供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53332.7 | 申请日: | 201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1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清水芳明;石泽卓;武田侑希;小金平修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1J2/175 | 分类号: | B41J2/17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王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 收容 容器 喷射 系统 以及 供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收容容器、具备液体收容容器的液体喷射系统以及液体供给系统。
背景技术
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一例的打印机从记录头朝记录对象物(例如印刷用纸)喷出墨水而进行印刷。作为朝记录头供给墨水的墨水供给技术,公知有从配置在打印机的外侧的墨盒经软管朝记录头供给墨水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墨盒具备液体注入口(墨水填充口),利用者能够容易地从液体注入口注入(补充)墨水。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19483号公报
墨盒存在以从墨盒向打印机供给墨水时的使用状态和从液体注入口向内部注入墨水时的注入状态这样的不同状态使用的情况。在使用状态与注入状态不同的情况下,存在利用者难以在各状态下确认收容在墨盒的墨水的量的情况。
如上所述的问题并不限于墨盒,是收容液体喷射装置所喷射的液体的液体收容容器、即具备用于朝内部注入液体的液体注入口的液体收容容器所共有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具备液体注入口的液体收容容器,提供一种能使利用者容易地确认所收容的液体的量的技术。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的,能够作为以下的实施方式或者应用例实现。
应用例1
一种液体收容容器,其特征在于,该液体收容容器用于向液体喷射装置供给液体,其中,
液体收容容器以向上述液体喷射装置供给上述液体时的使用状态、与向上述液体收容容器的内部注入液体时的注入状态为不同状态的方式使用,
上述液体收容容器具备:
由多个壁部形成的液体收容室,该液体收容室用于收容上述液体;
液体注入口,该液体注入口用于向上述液体收容室注入上述液体;
导出部,该导出部用于向上述液体喷射装置供给上述液体收容室的上述液体;
下限部,该下限部设置在上述多个壁部中的能够从外部目视确认的第一壁部,在上述使用状态,目视该下限部以从外部识别上述液体收容室的上述液体被消耗而上述液体收容室的上述液体的量达到第一阈值的情况;和
上限部,该上限部设置在上述多个壁部中的与上述第一壁部不同的、且能够从外部目视确认的第二壁部,在上述注入状态,目视该上限部以从外部识别从上述液体注入口向上述液体收容室注入上述液体而上述液体收容室的上述液体的量达到第二阈值的情况;
上述第一壁部是在上述使用状态相对于上述液体收容容器所被设置的设置面呈立起设置状态的壁部,
上述第二壁部是在上述注入状态相对于上述液体收容容器所被设置的设置面呈立起设置状态的壁部。
根据应用例1所记载的液体收容容器,由于分别设置有下限部和上限部,因此在各状态下利用者都能够容易地确认液体收容室的液体的量达到第一或第二阈值的情况。
应用例2
根据应用例1所记载的液体收容容器,其中,
上述下限部在上述使用状态呈水平的直线状,
上述上限部在上述注入状态呈水平的直线状。
根据应用例2所记载的液体收容容器,利用者通过在各状态下将液面与下限部或上限部进行比较,能够更为容易地确认液体收容室的液体的量。
应用例3
一种液体喷射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应用例1或2所述的液体收容容器;
液体喷射装置,该液体喷射装置具有用于向对象物喷射上述液体的喷头;以及
流通管,该流通管连接上述液体收容容器的上述导出部与上述液体喷射装置,使收容在上述液体收容室的上述液体朝上述液体喷射装置流通。
根据应用例3所记载的液体喷射系统,能够提供一种具备可在使用状态和注入状态的各状态下容易地确认液体收容室的液体的量的液体收容容器的液体喷射系统。
应用例4
一种液体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应用例1或2所述的液体收容容器;
副箱,该副箱具有液体流动路和液体接受部,向用于朝对象物喷射上述液体的喷头供给的液体在上述液体流动路流动;以及
流通管,该流通管连接上述液体收容容器的上述导出部与上述副箱的上述液体接受部,使上述液体收容室的上述液体朝上述副箱流通。
根据应用例4所记载的液体供给系统,能够提供一种具备可在使用状态和注入状态的各状态下容易地确认液体收容室的液体的量的液体收容容器的液体喷射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33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控制阀和液压控制设备
- 下一篇:细水喷雾分段控制皮带巷粉尘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