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SV、GOOSE透传功能的保护测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52891.6 | 申请日: | 201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7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孙志云;颜宏文;唐卫华;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上海思源弘瑞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12/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sv goose 传功 保护 测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继电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集保护测控功能于一体,支持SV、GOOSE、IEEE1588和MMS报文共缆传输技术和透传技术的保护测控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变电站是我国智能电网国家战略的重要一环,也是智能电网环境下对变电站技术形态的最新要求。国网公司近两年大力推动智能变电站的试点建设,搭建智能变电站设计、技术普及和激励创新平台,促进技术研究和储备,通过试点工程设计和应用,引导推动国内主要电气一、二设备技术创新和集成,促进与一次设备的集成整合,提高变电站智能化水平,但是在一些具体技术实现和工程实施方面还存在一些有待优化和解决的问题。
当前智能变电站试点建设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大量使用交换机、网络结构复杂,增加了建设、调试和运行维护的困难。因此在保证保护测控功能可靠性的前提下,简化智能变电站组网方案、减少交换机投资是目前智能变电站设计的一个重要约束。在国网公司提出的“点对点+二网合一”组网方案中,如果采用具有透传功能的间隔层设备可以进一步简化网络、明显减少网络交换机数目,具有显著的应用推广价值。
因此设计一种集保护测控功能于一体,支持过程层SV、GOOSE以及IEC 1588报文的共网传输,支持站控层MMS、SV、GOOSE以及IEC 1588报文的共网传输、实现SV、GOOSE、IEC1588报文透传技术的间隔层保护测控装置复合国家电网公司《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的指导精神,也复合当前智能变电站建设的客观需求。
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目前国内记载的各种间隔层保护测控装置中,有的已经实现了过程层网络报文共缆传输技术,但是SV、GOOSE报文的透传技术还没有得到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保护测控功能于一体,支持过程层SV、GOOSE以及IEC 1588报文的共网传输,支持站控层MMS、SV、GOOSE以及IEC 1588报文的共网传输、实现SV、GOOSE、IEC1588报文透传功能的间隔层保护测控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保护测控装置主要包括:PLC处理模块和通信处理模块,PLC处理模块是装置的核心部件,实现保护测控功能逻辑运算,与通信处理模块相连实现各种实时数据和管理数据的交互;通信处理模块是装置的关键部件,实现通信报文处理、数据汇聚与发送,通信处理模块与PLC处理模块相连实现实时数据交互;
所述的PLC处理模块包括:PLC控制器、PCI通信接口,其中:
PLC控制器与PCI通信接口相连,经由PCI总线方式与通信处理模块交互信息,
PCI通信接口面向PCI总线,包括1个PCI通信控制器,PCI通信接口在模块内与PLC控制器相连,对外连接通信处理模块的PCI通信接口,实现PLC控制模块与通信处理模块之间大量信息、高速交互。实现PLC处理模块接收通信处理模块送来的采样点信息、PLC处理模块与通信处理模块之间GOOSE相关信息交互、PLC处理模块与通信处理模块之间MMS过程相关信息交互、PLC处理模块接收通信处理模块送来的对时信息,
所述的通信处理模块包括:通信控制子模块、过程层通信接口、站控层通信接口和PCI通信接口,其中:
通信控制子模块与过程层通信接口相连,实现与过程层设备的数据交互,
通信控制子模块与站控层通信接口相连,实现与站控层的数据交互,
通信控制子模块与PCI通信接口相连,经由PCI总线实现通信处理模块与PLC处理模块的信息交互,
PCI通信接口面向PCI总线,包括1个PCI通信控制器,PCI通信接口在模块内与通信控制子模块相连,对外连接PLC处理模块的PCI通信接口,实现通信处理模块与PLC处理模块之间信息交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上海思源弘瑞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上海思源弘瑞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28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雄蚕蛾壮阳片剂及其生产工艺
- 下一篇:流体动力旋流分离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