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节能型集群系统的数据重新部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52869.1 | 申请日: | 201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99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徐小龙;杨庚;鲁蔚锋;吴家兴;耿卫健;曹玲玲;周静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叶连生 |
地址: | 210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节能型 集群 系统 数据 重新 部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按数据访问规律将数据、任务以及节点进行重新部署,以达到服务器能够波态运行,从而实现节能型数据中心集群系统的新型方法。属于分布式计算、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等信息技术类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集群系统的能耗问题目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Google的集群系统每年消耗的电能为1亿千瓦。一个集群系统的运维成本费用中,能耗占了40%。IDC的统计数据显示,集群系统服务器电力消耗以每年16%的速度递增,亚太区集群系统的电力消耗增长速度为每年23%。根据节能和平组织的报告:2010年,由于集群系统和远程通信网络的快速增长,使得用电量激增,从而对气候变暖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到2020年,集群系统将消耗的电力资源,比法国、德国、加拿大和巴西目前消耗的电力总量还要多。目前集群系统在节能优化、实现节能计算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有所不足。
数据中心的集群系统的能源主要消耗在以下几个方面:计算、存储、网络设备、电源系统等在工作过程中消耗的能源,这在集群系统能耗占据较大的比重;空调、通风等散热、制冷设备等在工作过程中消耗的能源,这在集群系统能耗有时占据的比重甚至超过了第一类,统计数据显示,有些集群系统的冷却成本竟占了能耗成本的60%到70%左右;其它诸如照明、门禁、办公设备等在工作过程中消耗的能源,由于集群系统常常采用先进的、高度自动化的管理与控制软件,尽量减少人员的参与,这部分能耗占据的比重一般比较小。
对于集群系统而言,目前的这些解决方案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1、粗粒度的能耗管理。目前对于集群系统的能耗管理粒度不够细致,导致对机房内部的温度调控由于不具有针对性,制冷系统不能按实际设备的需要进行分配,以及总体能源浪费高等问题;
2、高能耗的任务调度与数据部署。数据部署方面大都关注效率、可靠性、一致性以及如何降低存储空间等问题,没有关注不同数据的访问规律,也不考虑能耗问题。
事实上,集群系统中,在执行任务和提供服务时,存在着以下的一些值得关注的情况:
1、系统中不同的数据访问的时段和强度具有很大的差异。有些数据的访问集中在每天8:30~17:30之间,而有些数据则集中在晚上19:00~21:00;有些数据平时访问量很低,但在节假日访问量激增。
2、处于待机状态的服务器的电力消耗常常达到满负荷峰值的60%左右;加上集群系统冷却设备的能耗,集群系统会无谓增加50%~100%的能耗。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应用于节能型集群系统的数据重新部署方法,目标是解决节点上部署的数据的不规律导致访问热点的散乱,系统中的大量计算节点利用率较低,特别是部分节点甚至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不能关闭,仍然有能耗,并造成环境的热负荷,相应的制冷系统仍然需要为其降温而造成能耗浪费问题。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出的数据重新部署方法是在环境、设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按数据访问规律将数据、任务以及节点进行聚集,以达到服务器能够波态运行,与服务器协同工作的制冷设备可以精准的进行环境温度控制。
集群系统为了能够承受尖峰时刻的负载,因此在设置时,一般留有空闲余量,并采用备份副本冗余设计策略。传统集群系统的资源平均利用率仅在20%~30%,服务器在80%的时间里是空闲的。处于空闲的节点如果处于待机状态的话,会无谓地浪费能源。
特别是集群系统中各个节点负载时空分布不均,造成温控难以精准掌握,热点与冷点区域分布是散乱,造成现有集群系统的制冷系统不得不基于热力学稳态系统工作,导致有效制冷量不足50%。
本发明的主旨是在环境、设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散乱分布的数据与任务进行聚集,以达到集群系统中的部分服务器能够被充分利用,而部分服务器处于深度休眠状态甚至关闭状态,与服务器关联的制冷设备也处于待机或关闭状态,从而既保障服务质量,同时达到低能耗的节能目标;方法分为数据重新部署、节点聚集和性能增强三个部分,具体描述如下:
1)假设目前具有基本相似访问规律的数据Di和Dj分别存在于节点A和B上,系统试图将数据Di和Dj聚集在一个节点A或者节点B上;
系统首先将所有数据归并入虚拟数据资源池中,并对所有数据的历史访问情况进行审计与比对,并由此按数据访问规律划分为若干个子集合,存在于节点A的Di和存在于节点B的Dj被归入一个子集合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28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