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光泽度耐刮擦聚丙烯母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52533.5 | 申请日: | 201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4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胡琛;皮正亮;叶建华;徐建辉;刘广闻;邓会成;葛嘉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威林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83/04;C08K5/524;C08J3/2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2832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泽 度耐刮擦 聚丙烯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光泽度耐刮擦聚丙烯母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在小家电及汽车行业,经常需要聚丙烯有一定的耐刮擦性,而石化厂生产的聚丙烯的耐刮擦性是相当差的。现在通常是通过以下方式改善的:
1. 向塑料中添加大比例的矿物填料,通过增加材料的表面硬度,来增加材料的耐刮擦性能(传统方式1);
2. 添加小比例的耐刮擦剂,耐刮擦剂快速迁移到材料表面,提高材料表面的摩擦系数,进而增加材料的耐刮擦性能(传统方式2)。
但现有手段在应用的时候存在以下明显缺点:
1. 添加矿物填料,材料不仅变脆,且材料表面光泽度下降;
2. 添加小比例的耐刮擦剂,添加比例较小,且耐刮擦剂熔点较低,加工时容易结块,且不容易分散均匀,耐刮擦性能不稳定,波动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根据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以直接与聚丙烯混合的、能令材料保持其表面光泽度的耐刮擦母粒。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耐刮擦母粒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耐刮擦母粒的应用。
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高光泽度耐刮擦聚丙烯母粒,由如下按照重量百分数计的组分组成:均聚聚丙烯80~90%,硅酮粉6~10%,成核剂0.2~0.5%和抗氧剂0.3~1%。
其中,均聚聚丙烯是指单一丙烯聚合的聚合物,其熔融指数最好为10~20。之所以选用熔融为10-20均聚聚丙烯,目的在于该类型树脂流动性适中,适合各组分的充分分散,且均聚聚丙烯不含乙烯成分,自身光泽度较好。
选用硅酮粉是因为硅酮是有机硅氧物的聚合物,可以快速迁移到材料表面,提高材料表面的摩擦系数,进而提高材料的耐刮擦性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成核剂为亚磷酸脂类成核剂,该类成核剂可加速聚丙烯结晶,进而可提高材料的光泽度及材料的表面硬度,表面硬度提高会增加材料的耐刮擦性能。成核剂主要可提高材料的光泽度,同时间接可提供材料的耐刮擦性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抗氧剂为受阻分类抗氧剂和硫代酯抗氧剂1:2的混合物。添加抗氧剂主要是降低材料在加工过程及使用过程中材料的氧化程度。
本发明所述高光泽度耐刮擦聚丙烯母粒可以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将原料混合1~2min,然后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分散,挤出后进行切粒,成品呈粒子状。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上述方法中,所述挤出分散的温度为170~180℃;所述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转速为中速,螺杆组合弱剪切,强分散。
本发明所述高光泽度耐刮擦聚丙烯母粒可以用于提高聚丙烯耐刮擦性,将所述高光泽度耐刮擦聚丙烯母粒与聚丙烯树脂共混注塑即可,母粒的添加量为5~10wt%。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高光泽度耐刮擦聚丙烯母粒可以直接与聚丙烯树脂混合注塑,得到的产品光泽度较高,使用时不存在结块现象,且各种组分分散均匀,产品耐刮擦性能稳定;
(2)本发明所述高光泽度耐刮擦聚丙烯母粒可以直接与聚丙烯树脂混合注塑,所得产品由于没有添加任何矿物填料,因此机械性能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来进一步解释本发明,但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的限定。
实施例
将PP树脂S700 80g、硅酮粉10g、受阻酚类抗氧剂和硫代酯类抗氧剂1:2的混合物5g、亚磷酸酯类成核剂5g在高速混料机中混合均匀,然后在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切粒制的母粒,将母粒再与S700树脂以10:90在混料机中混匀,注塑成标准样条,测试关键指标如下,并与传统方式进行对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威林工程塑料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威林工程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25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