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纺织纤维修色剂的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51692.3 | 申请日: | 201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3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冯祥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祥茂 |
主分类号: | D06P5/04 | 分类号: | D06P5/04;D06P5/06;D06P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30 甘肃省兰***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织 纤维 修色剂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染色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纺织面料修色剂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纺织品的消费要求也在发生变化。业内常说的服用舒适性是一系列具体技术性指标的综合。比如触感,包括了纺织品的柔软性、悬垂性、压接触、热接触、冷接触等方面的感觉。随着纺织材料科学的发展,对于纤维的技术指标也要求越来越细致,比如与纤维强度有关的就有弹性模量、急弹性变形、缓弹性变形、拉伸强力、剪切强力、拉伸强度等一系列技术指标。研究中发现,如果改变化纤的分子量、聚合度、取向度以及化纤的纤度、截面形状和长度,就可以改变纤维的物理化学性能,于是所谓的差别化化学纤维便脱颖而出,成为纺织化纤的发展方向。
如何加强纺织纤维在印染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如何在技术上合理地规避可能产生贸易摩擦的敏感问题,如何满足国外客户的潜在需求,这一切都需要国内印染行业的从业人员认真学习和掌握。所以,研究纺织纤维织物的修色加工方法,对于促进纺织行业的不断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纺织纤维及其混纺织物在染色时会出现色花、色差、条花或深斑等染疵,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织物、设备、染料、工艺、匀染剂等等。对已经造成的染疵,染厂一般选用移染修色剂进行回修。目前国内所用的修色剂类产品多以酚、芳胺、联苯等为载体成份再用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及其衍生物系列乳化剂乳化而成,其中酚、芳胺、联苯等结构的载体对环境有污染和毒害,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存在生物降解性差、毒性大等环境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纺织纤维及其混纺织物在染色时出现的色花、色差、条花或深斑等染疵的缺陷,使经其处理后的织物符合标准。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纺织纤维修色剂其原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其中膨化剂52-68%,乳化分散剂10-30%,溶剂8-20%。
上述的膨化剂为下列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丙二醇甲醚、丙二醇苯醚、环己醇甲醚、N-正丁基邻苯二甲酰亚胺、N-异丙基邻苯二甲酰亚胺。
上述的乳化分散剂为下列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磺酸盐、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脂肪胺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硬脂酸单酯Tween-60、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油酸单酯Tween-80、农乳600号。
上述的溶剂为下列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水、乙醇、异丙醇、乙二醇、乙二醇单丁醚。
上述修色剂的生产工艺为:将所有物料一次性加入普通反应釜中,温度控制在30-50℃之间,搅拌60-90分钟出料。
本发明的修色剂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具有超常的移染性,它能使染料从布面的色深部位迅速向色浅部位转移,使布面的染料均匀化,从而达到理想的回修效果,有效解决了涤纶及其混纺织物染色后产生的各种染疵。
2、在涤纶筒子纱染色中使用,因其具有很强的扩散性,可有效避免筒子纱内外层色差问题。
3、膨化剂为环保膨化剂,染色后的织物检测符合欧盟环保标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在1000ml三口烧瓶中依次加入100克丙二醇甲醚,250克N-异丙基邻苯二甲酰亚胺,50克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1308,50克脂肪胺聚氧乙烯醚1815,50克乙醇,保温在40-45℃之间,搅拌60分钟,出料。
实施例2
在1000ml三口烧瓶中依次加入200克丙二醇苯醚,50克N-正丁基邻苯二甲酰亚胺,100克蓖麻油聚氧乙烯醚EL-20,50克Tween-80,100克异丙醇,在40-45℃之间保温,搅拌90分钟,出料。
实施例3
在10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100克环己醇甲醚,200克丙二醇苯醚,100克农乳600号,50克乙二醇单丁醚,50克异丙醇,在45-50℃之间保温,搅拌70分钟,出料。
实施例4
在10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200克丙二醇甲醚,75克丙二醇苯醚,100克Tween-80,25克Tween-60,60克乙醇,40克水,在30-40℃之间保温,搅拌75分钟,出料。
以上所述,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祥茂,未经冯祥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16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公路标志发声线条
- 下一篇:一种再生纺织纤维的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