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脂肪族聚(氨酯-胺)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51286.7 | 申请日: | 2011-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1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顾林;王献红;赵晓江;王佛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G71/04 | 分类号: | C08G7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逯长明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脂肪 氨酯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脂肪族聚(氨酯-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稀土三元催化剂、氮丙啶化合物、有机溶剂和CO2混合,所述氮丙啶化合物和CO2在稀土三元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聚合反应,得到脂肪族聚(氨酯-胺);
其中,所述稀土三元催化剂由稀土羧酸化合物、丙三醇、二乙基锌和1,3-二氧五环组成,所述稀土羧酸化合物、丙三醇与二乙基锌的摩尔比为(0.85~1.15)∶(8.5~11.5)∶(17~23),所述稀土羧酸配合物的浓度为1.5×10-5~3.5×10-5mol/m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氮丙啶化合物为:氮丙啶,2-甲基氮丙啶,2,2-二甲基氮丙啶,2-乙基氮丙啶,2-苯基氮丙啶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羧酸化合物为:三氯乙酸钇、三氯乙酸钕、三氯乙酸镧、二氯乙酸钇、二氯乙酸钕、二氯乙酸镧、氯乙酸钇、氯乙酸钕和氯乙酸镧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1,3-二氧五环,1,4-二氧六环或N,N-二甲基乙酰胺。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羧酸化合物与所述氮丙啶化合物按摩尔比为(0.00015~0.00075)∶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O2的压力为3.0~7.0MPa。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反应的温度为60~10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三元催化剂按以下方法制备:
将稀土羧酸化合物、1,3-二氧五环和丙三醇混合,得到第一溶液;
向所述第一溶液中滴加二乙基锌,陈化后得到稀土三元催化剂,所述稀土羧酸化合物、丙三醇与二乙基锌的摩尔比为(0.85~1.15)∶(8.5~11.5)∶(17~23),所述的1,3-二氧五环的用量是使稀土羧酸配合物的浓度为1.5×10-5~3.5×10-5mol/mL。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聚合反应后还包括:将反应釜水浴冷却至室温,排除反应釜内的残余二氧化碳,并向反应釜内加入5%盐酸/乙醇溶液。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向所述聚(氨酯-胺)溶液中缓慢滴加乙醚,直至聚合物全部沉淀;
所述沉出的聚合物在分别用乙醚100mL搅拌洗涤三次,后在25~35℃下真空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128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