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紫外光固化单体及其制备方法、可聚合组合物和背光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51040.X | 申请日: | 2011-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2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王韦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69/54 | 分类号: | C07C69/54;C07C67/08;C08F22/20;C08F2/48;C09D135/02;G02F1/13357;F21V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紫外 光固化 单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聚合 组合 背光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晶显示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紫外光固化单体及其制备方法、可聚合组合物和背光模块。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以轻、薄、短、小、低耗热量、低耗电量、无辐射等优点已逐步取代传统阴极射线管显示器,而广泛应用在电致发光板、膝上型计算机、文字处理器、台式监视器、电视机、摄像机等。液晶显示器的主要由面板和背光模块两大部分组成,面板本身并不发光,因此作为亮度来源的背光模块是LCD显示功能的重要组件。背光模块包含灯管、导光板及各种光学膜等。为使LCD能够呈现更好的观赏角度和色彩,在背光模块中利用各式各样的光学膜,例如通过增亮膜提高背光模块的辉度。
增亮膜(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BEF)又称聚光膜,其通过在聚酯基材上涂布特殊压克力可聚合组合物,利用高能量紫外线将其硬化成棱镜微结构而制得。增亮膜的主要功能为通过折射和内部全反射将由导光板散发到四面八方的散乱的光线收集,并集中到±35°的正视角方向,从而提高LCD的亮度。因此,所涂布的可聚合组合物硬化后形成的涂层的折射率决定增亮膜的效率。
常见的聚合物涂层的折射率大约介于1.48到1.5之间,利用该聚合物固化后的增亮膜制备的液晶显示器不能具有足够的亮度。例如,CN1969201A中公开了一种含有纳米颗粒的可聚合组合物,该可聚合组合物中通过采用具有增亮用聚合结构第一单体,并同时加入适量无机纳米颗粒,从而保证该增亮膜的增光效果。但是该发明中,该可聚合组合物形成的涂层的折射率较低,对LCD亮度的增加水平仍然较弱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增光膜用可聚合组合物的折射率较低导致采用该聚合物固化后形成的增光膜的液晶显示器的亮度较弱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紫外光固化单体,所述紫外光固化单体具有式I或II所示结构:
其中,R1、R2、R3、R4和R5各自独立地为H、卤素、C1-C5的烷基或且R1、R2、R3、R4和R5中至少一个为X为H或C1-C5的烷基;Y、Z各自独立地为H、OH或C1-C5的烷基;m为0至6的整数。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紫外光固化单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式VII或VIII所示的化合物与式IX所示的化合物反应得到预产物,然后将预产物与式X所示的丙烯酸化合物反应,即得到所述紫外光固化单体;
其中,R’1、R’2、R’3、R’4和R’5各自独立地为H、卤素、C1-C5的烷基或-OH,且R’1、R’2、R’3、R’4和R’5中至少一个为-OH;X为H或C1-C5的烷基;Y、Z各自独立地为H、OH或C1-C5的烷基;m为0至6的整数。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可聚合组合物,所述可聚合组合物中含有单体、光引发剂、交联剂,含或不含添加剂,其中,所述单体为本发明提供的紫外光固化单体。
最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光模块,所述背光模块包含灯管、导光板和增亮膜,其中,所述增亮膜由本发明提供的可聚合组合物固化形成。
本发明提供的紫外光固化单体,带有反应性官能团丙烯酸酯取代的苯环与其它芳环构成特定空间角度,从而使得本发明的紫外光固化单体具有较高的折射率,同时采用该单体的可聚合组合物的折射率也得到相应提高。因此,由该可聚合组合物所形成的增亮膜对光亮度具有较强的增强效果,使得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块具有良好的辉度值,从而更提高采用该背光模块的LCD的亮度。本发明提供的所述紫外光固化单体的制备方法简化,易于实施。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术语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10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