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聚纺纱用网格圈内周长测试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50536.5 | 申请日: | 2011-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4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胡新立;周玉洁;郭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纺织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02 | 分类号: | G01B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08 天津市东丽区空港经***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聚 纺纱 网格 圈内 周长 测试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试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集聚纺纱用网格圈内周长测试方法。
(二)背景技术
集聚纺纱用网格圈,是新型纺纱方式——集聚纺纱的一种关键器材件,其在提高纱线的强力,降低毛羽,降低纺纱成本起着关键作用。
网格圈内周长是指在额定测量力的作用下的内周长值,其尺寸精度及尺寸一致性对网格圈的互换性有直接的影响。因此,网格圈的制造企业和使用企业都必须准确地掌握该指标。目前网格圈的内周长均是以静态测量值表示,不能如实地反映网格圈内周长的实际情况,纺织企业在选择网格圈规格时基本上采取静态值,以小批量、多规格试用的方法确定网格圈的规格,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支出。而目前还没有一种直接的测量方法能准确地测量出网格圈的内周长,以便使用企业能快速、准确地选择所需规格的网格圈。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集聚纺纱用网格圈内周长测试方法,在不破坏网格圈的情况下,采用恒定测量力立式直接测量法测量网格圈的内周长,测量精度可达±0.1%。该方法可适用于各种规格网格圈内周长的测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以光栅线性尺为位移的测量基准,将线性尺的动测头与质量满足额定测量力的动测量头连接,将线性尺数据端口通过转换与显示板连接,将网格圈置于定测量头与动测量头的前端,当动测量头相对定测量头移动一段位移S1时,其内周长值C通过下式计算:C=C1+2S1得出。
其中C表示内周长,C1表示测量头周长,即是动测量头与定测量头闭合时的周长,S1表示动测量头位移量。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采用该测量方法——立式直接法测量网格圈内周长影响因素小,测量快捷方便,测量精度高,不破坏网格圈。该测量方法的实现,为网格圈制造企业和使用企业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测量手段,能有效地帮助网格圈制造企业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更便于使用企业能快速、准确地选择所需规格的网格圈,减少试用环节,节省时间和资金。
(四)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方案的测量方法的原理图。
其中:1为线性尺数据端口,2为线性尺,3为线性尺动测头,4为定测量头,5为网格圈,6为动测量头,7为显示板。
(五)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的一种集聚纺纱用网格圈内周长测试方法,该方法以光栅线性尺为位移的测量基准,将线性尺2的动测头3与质量满足额定测量力的动测量头6连接,将线性尺数据端口1通过转换与显示板7连接,将网格圈5置于定测量头4与动测量头6的前端,当动测量头6相对定测量头4移动一段位移S1时,其内周长值C通过下式计算:C=C1+2S1得出。
误差分析:
1、测量头周长(C1)的影响
动、定测量头是有一根金属棒切割而得,其闭合时的形状并不是一个圆,不能按照圆计算周长,应用万能测量显微镜按照扇形测量其弧长,以两个弧长的和为其周长C1,测量精度小于0.005mm,因此能满足本发明的精度要求。
2、测量力的影响
因为网格圈是弹性体,测量力的大小直接影响测量结果,因此,动测量头的质量采用配重法,控制其质量精度为±0.01N,基本消除了测量力对本发明的影响。
结论:综上所述,采用立式直接法测量网格圈内周长影响因素小,测量快捷方便,测量精度高,不破坏网格圈,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纺织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纺织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05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机进入手电筒模式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制作胡萝卜挥发油的工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