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玄武岩刮刀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250412.7 申请日: 2009-10-16
公开(公告)号: CN102277773A 公开(公告)日: 2011-12-14
发明(设计)人: 彭俊超 申请(专利权)人: 彭俊超
主分类号: D21G3/00 分类号: D21G3/00
代理公司: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32 代理人: 王顺荣;唐爱华
地址: 053100 *** 国省代码: 河北;1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玄武岩 刮刀
【说明书】:

本申请是按照2010年12月29日发文的“分案通通知书”(发文序号:2010122400343090)的要求进行的分案申请。原申请案的申请日为2009年10月16日,申请号为200910210727.1,发明创造名称为“玄武岩刮刀及其制造方法”。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玄武岩刮刀,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度、高韧性的酚醛环氧树脂刮刀。属于造纸设备配套刀具制造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目前,造纸机械所用刮刀是钢刮刀或环氧树脂刮刀,在生产过程中,钢刮刀坚硬,辱韧性差,很容易把辊子刮坏,这样,厂家因修辊子浪费了时间,造成不少经济损失;环氧树脂刮刀脆性大.耐温性差,在使用中刀片很容易变成锯齿状而把毛毯划坏造成停机,耐温性差使刀片变软,辊子上边的脏东西刮不下来,尤其是在制做书写纸加石墨粉时,很容易掉色使白纸上沾有黑痕,因此而报废造成浪费严重。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玄武岩刮刀,该刮刀耐高温、耐磨损,具有高强度和高韧性;该刮刀的制造方法工艺路线合理、简单易行,成本低。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而实现的: 

〔一〕、本发明一种玄武岩刮刀的制造方法,其步骤如下: 

(1)、玄武岩刮刀基材的配制:玄武岩刮刀基材主要是由玄武岩纤维布或玄武岩纤维布加玻璃纤维布,内层用玻璃纤维布加碳化硅层纤维布或锆刚玉层纤维布经粘结剂粘结配制而成;该粘结剂是液体树脂胶,是在重量份数100份的酚醛环氧树脂中加入下列其它组分制成,其它组分的重量份数如下: 

环氧树脂增韧剂 5--18份;       双氰胺             8--12份; 

咪唑           0.003--0.008份;二甲基甲酰胺(DMF)  24-48份; 

丙酮           40-60份;       硅微粉             12-35份; 

二硫化钼       1.5份;         碳化硅             0.5-1份; 

锆刚玉         0.5-1份。 

其中,所述的酚醛环氧树脂,其型号为F51或NPPN638S或KEP-1138 

(2)、将玄武岩纤维布、玻璃纤维布及其它成分的纤维布预浸胶、分裁、铺料、升温加压固化。具体来讲就是将玄武岩纤维布、玻璃纤维布及其它成分的纤维布用配好的液体树脂胶经高温上胶,然后根据要求一层一层铺好,放入压机经压机加温加压后压制固化成板材,然后将该板材进行分条、研磨、开刃,在开刃的一端为开刃端A,其刃口角度α(即刃口与水平夹角)根据客户要求制作;在刮刀的另一端(即不开刃的一端)为连接端B。 

其中,所述升温加压固化,其升温是由低到高逐步加温,最高加到摄氏260度,其加压是由低到高逐步加压,最高加压到单位平方厘米为80公斤,以此进行压制固化。 

(3)该玄武岩刮刀(或叫“玄武岩纤维刀片”),在配制时除上面所述的基材外,还可以按需要加入其它成分的纤维布材料,如在其内层加入碳化硅层或锆刚玉层纤维布等。其结构材料可选用下列几种形式:①刮刀全部用玄武岩纤维布;②刮刀表面两层(即上、下表面各一层)用玄武岩纤维布,其它用玻璃纤维布;③刮刀表面有四层(即上、下表面各二层)用玄武岩纤维布,其它用玻璃纤维布;④刮刀表面两层(即上、下表面各一层)用玄武岩纤维布,内层用玻璃纤维布加碳化硅层纤维布或锆刚玉层纤维布制成。 

〔二〕本发明玄武岩刮刀的形状构造如下: 

(1)采用上述基材制造的玄武岩刮刀,其形状构造尺寸如下: 

刮刀沿长度方向的一端为开刃端A,在开刃端A的一側或两侧开刃,开刃的刃口角度α(即刃口与水平夹角α)为20-60度; 

刮刀厚度为1.5-5mm.;刮刀宽度为76-200mm;刮刀长度:该刮刀的长度按需要定制。 

一般情况下,刮刀厚度为1.5-2mm,刮刀长度为1-50米,刮刀宽度为76-200mm。 

该刮刀在不开刃的一端为连接端B,用以连接刀架。该连接端B可以用开U型槽型式或以铆钉铆接或加装蝴蝶片后以铆钉铆接或铣台阶面等形式,用以与刀架连接。 

(2)该刮刀连接端B的各种连接方式,其具体尺寸如下: 

连接端B以开U型槽形式:则U型槽距离10-15公分,U型槽深度为3-3.5公分,U型槽宽度为100--150mm; 

连接端B以铆钉铆接形式:则铆钉间距为300--550mm,铆钉长度为5--10m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俊超,未经彭俊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04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