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蛋鸡配合饲料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249850.1 申请日: 2011-08-29
公开(公告)号: CN102258154A 公开(公告)日: 2011-11-30
发明(设计)人: 黄河;王海涛;吕明斌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六和集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23K1/18 分类号: A23K1/18;A23K1/175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66061 山东省青岛市***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蛋鸡 配合 饲料 及其 生产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家禽饲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蛋鸡配合饲料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蛋鸡养殖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已经跃居世界第-位。目前,中国蛋鸡存栏达15 亿只以上,在我国的蛋鸡生产中,超过70 %的鸡蛋来自小规模鸡场(不足1 万只)和农户散养,存在产蛋率低、产蛋周期短、养殖利润低的问题。而且由于市场和疫病双重风险的压力,蛋鸡养殖利润越来越低,如何提高蛋鸡养殖业经济效益问题更加日益突出,而配合饲料占蛋鸡养殖成本的75%以上,怎样提高饲料品质质量,降低饲料成本就成为了关键。只有提高蛋鸡饲料的品质,降低其成本才能解决养殖户目前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而提高蛋鸡产蛋率、蛋重、产蛋周期,增加蛋鸡养殖的利润。具体来说,现有的多数蛋鸡饲料存在着以下不足:① 预混料用户,在选择玉米时-般都难以对购买玉米品质作出准确判断,-旦误选到品质低下的玉米,则可能导致霉菌毒素含量超标的玉米应用于蛋鸡饲养中,长期累积则会导致蛋鸡生产性能低下;② 在玉米原料紧缺时使用蛋鸡配合粉料,则粉碎时容易造成玉米粉料发生起热,在此条件下极易滋生霉菌毒素,进而造成产品霉菌毒素含量超标,同样会导致蛋鸡生产性能降低;③ 现有蛋鸡颗粒配合饲料采用-次制粒,制粒温度较高,使饲料中热敏性原料成分损失较大;④ 蛋鸡颗粒配合饲料石粉含量较高,环膜磨损快,造成生产成本高,增加了产品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霉变风险低、热敏性成分损失少、成本降低的蛋鸡配合饲料及其生产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蛋鸡配合饲料,所述蛋鸡配合饲料含有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蛋鸡基础料600-870份、去皮豆粕20-60份、石粉70 -150份,所述蛋鸡基础料是由玉米:去皮豆粕:棉粕:豆油:菜粕:DDGS 按400-650:80 -240:20 -60:5 -20:15 -50:20-100 的重量份比在80-90℃下混合制粒而成。 

所述蛋鸡配合饲料还含有蛋氨酸1 -3份、赖氨酸1 -3 份、磷酸氢钙5-20份、食盐1-5份、小苏打1-5份、1.5%蛋鸡预混料10-20份。 

所述1.5% 蛋鸡预混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维生素A ( 100 万单位)10 -15份,维生素D3 (50万单位)2 -6 份,维生素E( 50 % ) 20 -30份,维生素K31-4份,维生素B2( 80 % ) 1 -4份,硫酸铜(铜:25 % ) 3 -5份,硫酸铁(铁:30 % ) 40 -50 份,硫酸锰(38 % ) 40 -55份,硫酸锌(35%) 32 -43 份,碘化钾(1.5 %) 1 -1.5 份,亚硒酸钠1-2 份,植酸酶(6000IU ) 10 -15 份,次粉700 -800 份。 

上述蛋鸡配合饲料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1 )-次制粒以重量份计,取玉米400-650 份、去皮豆粕80 -240份、棉粕20 -60份、豆油5 -20份、菜粕15-50份、DDGS 20 -100 份在80-90℃混合制粒,颗粒粒度4-6mm,此为蛋鸡基础料; ( 2 )二次制粒:取上述蛋鸡基础料600-870份、去皮豆粕20-60 份、石粉70-150 份在室温下(2-35℃)下混合粉碎过3mm筛片。

在所述步骤(2)中,还可进-步添加蛋氨酸1 -3 份、赖氨酸1 -3 份、磷酸氢钙5 -20 份、食盐1 -5 份、小苏打1 -5 份、1.5%蛋鸡预混料10-20份。 

所述1.5%蛋鸡预混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维生素A ( 100 万单位)10-15份,维生素D3 (50万单位)2-6份,维生素E (50%) 20 -30份,维生素K31 -4 份,维生素B2(80%) 1 -4 份,硫酸铜(铜:25 %) 3-5份,硫酸铁(铁:30%) 40-50 份,硫酸锰(38%) 40 -55份,硫酸锌(35 % ) 32 -43份,碘化钾(1.5 % ) 1 -1.5 份,亚硒酸钠1 -2份,植酸酶(6000IU) 10 -15份,次粉700 -800 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六和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六和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98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