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轴混料干燥工艺及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49748.1 | 申请日: | 2011-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42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9 |
发明(设计)人: | 许建庄;许渊;许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建庄 |
主分类号: | F26B11/12 | 分类号: | F26B11/12;F26B23/10;F26B25/00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轴混料 干燥 工艺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导加热干燥技术领域,尤其适用于化工行业,环保行业、冶金行业和能源行业等对含水粉状物料、膏糊状物料、液态物料干燥脱水行业要求的一种热轴混料干燥工艺及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含水粉状物料的干燥多采用现有的转筒干燥机。这种设备不但能耗大、占地面积大、而且过多的尾气排放容易造成粉尘污染环境。
对于膏糊状物料的干燥,目前多采用转筒干燥机、旋转闪蒸干燥机、空心桨叶干燥机等干燥设备。转筒干燥机和旋转闪蒸干燥机由于采用热风干燥,能耗大且尾气排量大所以容易造成粉尘污染环境。空心桨叶干燥机为传导加热干燥机,能耗较低,尾气处理量较小,但受其结构和运行机理限制,处理量较小。
对于液态物料的干燥,目前多采用喷雾干燥机;但由于喷雾干燥机干燥能耗过大,导致运行成本很高,尤其是在环保行业应用困难。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热轴混料干燥工艺及设备,通过干燥层内的预铺干料与新加入物料进行充分混合干燥,大大提高了换热面积、提高了干燥效率、改善了湿物料的热质传递,从而提高物料干燥速率;并且避免加入的湿物料出现缠轴的情况,从而大大降低了干燥轴设备的功率。
为实现如上所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热轴混料干燥设备,由单个或叠加的多个干燥单元层的底部与干燥料箱构成,每个干燥单元层结构由长方形壳体内设置的两根布有一组成对扇形叶片的空心叶片轴和加料系统组成;所述加料系统设置在两根平行的空心叶片轴上方;所述加料系统包括:针对含水粉状物料和膏糊状物料干燥的螺旋加料系统或针对液态物料干燥的跑车加料系统;其中,两根平行空心叶片轴与上方的螺旋加料系统构成螺旋加料系统干燥单元层;其中,两根平行空心叶片轴与上方的跑车加料系统构成跑车加料系统干燥单元层。
一种热轴混料干燥设备,螺旋加料系统干燥单元层由设置在方形壳体内两根空心叶片轴和螺旋加料机构组成,所述两根轴向平行的空心叶片轴上的一组成对扇形叶片相互交叉,所述两根空心叶片轴上方的螺旋加料机构由螺旋布料装置和湿物料的进料口构成,湿物料的进料口位于螺旋布料装置一端的上方。
一种热轴混料干燥设备,所述空心叶片轴外一端通过传动机构与搅拌电机连接,空心叶片轴内孔与蒸汽源连通。
一种热轴混料干燥设备,所述螺旋布料装置由布料螺旋轴一端与布料电机连接构成,布料螺旋轴位于两根空心叶片轴上方的中心位置。
一种热轴混料干燥设备,跑车加料系统干燥单元层由长方形壳体内两根空心叶片轴和往复运动的跑车加料装置组成,所述两根轴向平行的空心叶片轴上的一组成对扇形叶片相互交叉,所述两根空心叶片轴的上方设置有跑车加料装置。
一种热轴混料干燥设备,跑车加料装置由加料跑车、跑车滑道与加料管道组成,加料管道上设有布料喷头。
一种热轴混料干燥设备,所述长方形壳体一侧上方设置有挥发蒸汽排出口。
一种热轴混料干燥设备,干燥料箱为长方体结构,干燥料箱上方设置有出料口与长方形壳体的底部对应连通。
一种热轴混料干燥工艺,采用单个或多个干燥单元层叠加构成的干燥装置,实现粉状干物料与干燥作业的湿物料进行混合,通过热轴的叶片搅拌、热轴的加热对湿物料进行干燥,其步骤如下:
1)、在干燥作业开始和在正常干燥过程中壳体内都存有粉状的干物料;
2)、湿物料由上方的布料机构沿轴向均匀加入每个干燥单元层结构上热的粉状干物料中,在热轴的叶片搅拌作用下,迅速与壳体内热的干物料混合;
3)、湿的物料与热的干物料混合,使高温的干物料微粒外面覆上一层湿物料,增加换热面积,加速了湿物料的热质传递,从而提高物料干燥速率;并且使在壳体内的物料状态始终处于流动状态,使物料在干燥装置中的状态始终为混合状态,避开了物料在壳体内的高粘度含水区间工作,避免了湿物料缠轴;
当湿物料为含水粉状物料和膏糊状物料,布料机构采用螺旋加料方式,使湿物料均匀的加在长方形壳体中的干物料上,每个干燥单元层结构回转的两个空心叶片轴通入蒸汽或导热油以热传导的方式对壳体内的湿物料进行加热干燥,使物料水分蒸发;同时空心叶片轴通过其上的叶片对混合状态的物料进行搅拌、加热,使物料不断与叶片传热面进行热交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建庄,未经许建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97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瓷质插针坯体的干压成型装置及其成型方法
- 下一篇:干式工业循环水冷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