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块自动压力仪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249568.3 | 申请日: | 2011-08-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3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 发明(设计)人: | 班书昊;陈建芳;胡爱萍;蒋学东;李晓艳;赵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压力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析无烟煤粘结指数所需的煤块样品制作仪器领域,特指一种煤块自动压力仪。
背景技术
烟煤的粘结指数测定所需要的煤块样品是将一定质量的试验煤样和专用无烟煤,在规定的条件下混合,以6kg质量压紧实验煤样30s,然后放入马弗炉内快速加热成焦,所得焦块即煤块样品。因此在煤块样品的制作过程中,压紧的力道与时间对样品的制作至关重要。
现有技术中,对煤样进行压紧(参见图1所示)需要人工参与,即操作员按下手动杆4,升降轴2上升,在机架6上放置装有混合好煤样的坩埚5,然后轻轻抬起手动杆4,当升降轴2接触到坩埚5中的煤样时,操作员松开手动杆4,升降轴2在压块1的自重作用下压紧坩埚5内的煤样30s后,操作员要立即把手动杆4按下,取出坩埚5。整个过程中,操作员需要守候在压力器旁,且操作手动杆4的时间要求比较严,否则会影响样品的制作。由上述操作方式可知,现有技术需要大量人工参与环节,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煤样压紧可能有人为误差,不能适应烟煤粘结指数测定所需样品的精度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劳动强度大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无需人工参与、能够一次压紧6个坩埚煤样,从而提高煤样批量压紧的自动压力仪。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解决方案为:一种煤块自动压力仪,它包括固定于机架上的定位板、电机、可以放置6个坩埚的坩埚托盘、固定在坩埚托盘上的控制机构、升降轴、放置在升降轴上端的配重、固定在升降轴下端的压块、与电机相连接的丝杠、螺母和牵引索,套在升降轴上的套筒通过牵引索与丝杠上的螺母相连,用来实现升降轴的上升与下降。
本发明包括机架、定位板、电机、坩埚、坩埚托盘、控制机构、升降轴、压块、电机、丝杠、螺母、牵引索、套筒;所述定位板固定于机架中部,所述电机安装在机架上方、所述坩埚托盘安装在机架下方,所述坩埚托盘上放置6个坩埚,所述控制机构固定在坩埚托盘上;6个平行的升降轴的上端分别放置6个配重,在6个平行升降轴的下端分别固定6个压块,丝杆上端与电机的轴相连,下端放置于止推轴承上,止推轴承放置在坩埚托盘的阶梯孔内,套在丝杆上的螺母分别通过6根牵引索与6个套筒相连,6个套筒分别套在6个相互平行的升降轴上;定位板定位升降轴直线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的煤样自动压力仪装设有6个平行的升级轴,升降轴的正下方是可以放置6个坩埚的坩埚托盘,从而提高了压紧煤样的工作效率。升级轴凭借配重压紧坩埚内的煤样,30s后升降轴自动上升。由此可知,本发明结构简单、运动平稳、无需人工干预,且实现了批量煤样压紧过程,降低了劳动强度和人工误差,提高了样品制作的质量和数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手动煤块压力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煤块自动压力仪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煤块自动压力仪俯视图。
图中,1-压块;2- 升降轴;3-定位板;4-手动杆;5-坩埚;6-机架;7-套筒;8-牵引索; 9-丝杠; 10-螺母; 11-止推轴承; 12-电机; 13-坩埚托盘; 14-配重;15-控制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结合图2和图3,本发明的煤块自动压力仪,包括固定于机架6上的定位板3、安装在机架6上的电机12、可以放置6个坩埚5的坩埚托盘13、固定在坩埚托盘13上的控制机构15、6个平行的升降轴2、分别放置在6个平行升降轴2上端的6个配重14、分别固定在6个平行升降轴2下端的6个压块1、与电机12相连接的丝杠9、套在丝杠9上的螺母10通过6根牵引索8分别与套在6个平行升级轴2上的6个套筒7相连,用来实现6个平行升降轴2的上升与下降,定位板3用来保证升降轴2的运动为直线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95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讯用连接模块
- 下一篇:一种电机转子上的新型风叶轴套





